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導演魏德聖:台灣最缺團隊精神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14-10-03

瀏覽數 3,150+

導演魏德聖:台灣最缺團隊精神
 

編按:由30雜誌主辦的第四屆《30》青年創新論壇,主題是Your Turn放膽!破壞式創新,今日(25日)於台北舉行,此次大會邀請到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微博副總蘆義,及台灣流通業教父徐重仁父子等重量級專家演講,並有ELIV以立國際、VMFIVE第五代虛擬科技、輕寵食、HereO瑞奧新秀創業團隊到場分享經驗。

導演魏德聖:台灣最缺團隊精神_img_1

老歷史、新啟發,知名導演魏德聖以《KANO》一片,提醒台灣人省視遺忘已久的團隊精神。

企業要創新,電影工作中,也有許多等待被「破壞」後再「創新」的舊思維。知名導演魏德聖從他所監製的作品《KANO》出發,闡述當下台灣最缺乏的「團隊精神」。在《KANO》中,劇中的近藤教練看見每個人的特質與長處,原住民跑得快,日本人擅長防守,漢人的變化球無人能擋,透過團隊組合截長補短,本來無人看好的「雞尾酒球隊」成功締造出令人驚豔的佳績。

魏德聖認為,台灣當下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本位主義」,人人只願意站在自己的崗位上,不互相合作,我們自然無法從他人身上學到更多寶貴的經驗。透過《KANO》這個差點被遺忘的故事,魏德聖希望提醒人們,面對困境時,不妨回頭從充滿厚度的歷史中得到新的啟發,打破族群、藍綠、階級與世代的差異界線,帶著對這塊土地共同的情感與關懷,找到持續往下走的動力。

魏德聖感性地說,自己是個幸運的人,可以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但其實當他退伍想進入電影產業時,也曾歷經過激烈的家庭革命,從電影產業最低迷的谷底一直努力至電影文創產業爆發的今日,魏德聖始終相信電影是一個造夢的工廠,可以帶給人們正向的夢想與希望。

《KANO》今日開始在戲院重新上映,魏德聖希望透過故事的力量,鼓勵年輕人在選擇職業時,能夠從自己喜歡的事情出發,找到能夠讓自己奉獻一生熱情的志業。

導演魏德聖:台灣最缺團隊精神_img_2

大會現場,魏導也與觀眾互動。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延伸閱讀:《KANO》電影預告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