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你的臉書朋友,有一成其實討厭你!

認識臉書2:7:1法則

吳柏學
user

吳柏學

2015-09-14

瀏覽數 16,650+

你的臉書朋友,有一成其實討厭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那個人是看我哪裡不順眼?」一旦發現有人討厭自己,多數人都會十分在意,即使只是素昧平生的網友在網路上批評自己,也往往心頭一把火起,就好像自己的存在遭到挑戰一樣,心情大受影響。

著作暢銷20萬本、韓國人生整理術大師尹善鉉在《跟任何都能打好關係》中指出,京都大學教授鐮田浩毅曾提出一個「2:7:1法則」,在你認識的10個人當中,有兩個會是你的死黨,7個是普通朋友,剩下的1個就是和你不對盤的人。所以打開手機聯絡簿,甚至是臉書朋友群,如果當中有300人,那就有30個其實是討厭你的!

想扭轉負面印象,得花48倍時間

既然一定有人不喜歡你,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人際關係可以再上一層樓,尹善鉉強調,聰明的做法「你要做的不是去把討厭你的人變成普通朋友,而是把兩個普通朋友提升為死黨」!後者的CP值絕對大上許多。

其實回顧自己的過往經驗,你是否曾經讓一個原本很討厭你的人喜歡上你?絕大多數人幾乎不曾有過這種經驗,因為根據心理學理論,3秒鐘決定第一印象,而要推翻第一印象需要48小時,所以,要讓一個討厭你的人拋開成見、找到喜歡你的點,你覺得得花多少時間?尹善鉉指出,如果你和一個人相處10小時後,才發現彼此不合拍,要扭轉這種心理,得花480小時才有機會。

然而回想你和死黨的相識過程,往往都是某個事件開始,突然感情升溫。例如學校校外旅行四天三夜,漸漸和某人變得無話不談;或是和某位同事一起趕專案,在辦公室加班一整晚,兩人就變成共患難的戰友!

所以花100小時為自己增加一位死黨,還是近500小時去讓一個討厭你的人比較不討厭你一點,哪個比較划算?這計算絕對很簡單!

人際關係7階段,找出真正值得用心的人

尹善鉉指出,雖說我們通常會將認識的人都稱為「朋友」,但其實「人際關係是有階段性的」,雖然我們可能很難為定點頭之交、普通朋友、死黨畫出明確分水嶺,但交情確實有深淺之分;而更重要的,「人際關係的階段是會換級的」,例如原本如膠似漆的兩人,因為某種原因從此分道揚鑣;或是原本的泛泛之交,在某個契機下變得無話不談。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根據兩性專家馬修.凱利(Matthew Kelly)的論點,指出人際關係可以分為7個等級,每個人可以把自己的交友圈套入當中,透過劃分為-3~+3,找出真正值得自己關注、努力與去經營的人:

score

尹善鉉表示,會想周遭你想進一步認識的人,對方是在哪一階段?對方又怎麼看自己?如果對方把自己定位在「0:可有可無的」,但自己對他卻是「+2:很有好感的」,那麼就必須從縮短彼此距離開始弩力;如果是半生不熟的公司或職場認識對象,那或許就定位在「最多不超過『+1』的程度」,那麼該做的就是維持現狀,讓關係不會走下坡就好。

最後,回到「2:7:1法則」,透過上述分類標,與其努力討好那些「極討厭」「不愉快」的負分對象,還不如專注在正分對象上,主動約見面、平常多關心,讓好關係持續升溫;至於那些根本不在乎你的人,如果不會造成生活太大實質影響,那就放他去~根本別管他們吧!才不會老為不重要的人耗費心神,卻忽視真正重視你的人。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