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做好事情,就是好領導

王力行
user

王力行

1997-04-05

瀏覽數 15,500+

做好事情,就是好領導
 

本文出自 1997 / 4月號雜誌 第130期遠見雜誌

問:連內閣成立至今四年,做了哪些重要工作?

答;連院長就任之初即宣布要推動國家現代化。從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具體政策來看,四年來政治上所推動的最主要工作,是建立「主權在民」的政治體系、建立高效能的政府。過去四年間,直接選舉總統、省市長都牽涉到法制的改變,從立法院選罷法的修改,到實際執行選舉,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國家走向民主化要透過陽光政治,連院長任內也完成了公務員財產申報制度。這些都是政治建設。

經濟建設方面,這四年是國家經濟走向自由化、國際化步伐最快、幅度最廣、成效最顯著的時候。連院長希望經由國際化、自由化,走向高科技和以專業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體制。所以從振興經濟計畫開始,然後是亞太營運中心、全面國營事業民營化、獎勵民間投資、十二項建設、國土綜合開發計畫、NII建設、重視環境保護、穩定政府財政,預計民國九0年時除了資本性的支出外,可以達到收支平衡。

社會建設方面,推動祥和的社會、改善生活品質、推動休閒生活是最近連院長常談的,而最值得說明的社會建設是全民健保,在完全末增加人民稅收的情形下,九六%的民眾都享有全民健保。

問:整體來看,以上哪幾項是最有具體表現的政策?

答:在政治建設方面,有兩件事值得評價,一是整個國家在李總統「主權在民」的理念下,一步步地將中華民國塑造成自由民主的國家,不但得到國際上的肯定,實際上也解除了國民心裡上政治認同的壓力,這幾年大家也逐漸地肯定選舉的公平性,雖然此次桃園縣長選舉執政黨失敗,但是這是一次公平而乾淨的選舉,對政治人物而言,這種公平壓力的存在,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經濟上,自由化、國際化最快速,在規蓋上不能否認連院長的前瞻性和整體規畫性;實際政策的推動上,涵蓋範圍很廣,軟、硬體都有,整個經費預算,從六年建設的六兆多元,現在縮減為兩兆多元,按部就班地推動,預計在民國九0年前後,是重大工程的完成高峰期,十二項建設也帶給國家新風貌。這幾年經濟建設的開放,如石油、電估業等的開放,同時還鼓勵民間參與重大建設。經濟的建設是我們走得最快的政策。

全民健保實施兩年多以來,國民投保率高達九六%,特約診所超過九0%,醫院的特約率達,一00%,國民繳費率高達九六%,新加入投保者有八百多萬人,過去遠些人從未參與各類保險,其中有八、九十萬人是經常需要醫療照顧者。全民健保的實施使國家在照顧全民福利上往前走了一大步。

默默地做事

問:連院長所定的現代化目標,實施四年以來,規畫和目標達成是否一致?是否是按照原訂程序來做?

答:連院長施政的特質,是每一項工作都鍥而不捨地推動下去,如以行政革新方案為例,先確定三個目標:建立廉能政府、講求效率、便民。每一項工作,不論是檢肅貪瀆、健全機關組織、減少財政預算赤字、提升工作效率,外界並不容易看出成果,但都默默地在進步。

從行政革新上,可看出連院長是非常執著。法務部肅貪、掃黑、反毒,都是一步步地做,毫無鬆懈。精簡機關組織,到國發會減少政府機構層級,都是一步步朝目標邁進。減少政府赤字,這幾年財政有相當的改善。這些改變不是戲劇性地一下達成,而是確確實實一步步來做。

問:民眾很關心教育的問題,李遠哲先生提出了教改會的建議書,已送到行政院,行政院未來在教育改革的具體作法會不會依照教改會的建議,還是教育部會有另外的想法?

答:連院長在報告中對李遠哲先生提出的建議書有多次回應,所提出的教育改革構想和方案大致是接受了建議,也要求教育部當場作若干回應。教育改革提出的構想與原則是行政院基本努力方向。如改革強調教育鬆綁,包括修訂教育法、檢討教育行政體制、改革中小教育、促進技職教育多元化、精緻化等、鼓勵民間興學、建立終身學習的社會。這些目標無人會反對。只是如何落實、推動的問題。

教育部為推動教改工作,涉及到跨部會的工作,連院長要我成立一個教育推動小組,這是一個臨時的任務編組,協助教育部推動政策,教育改革仍以教育部為主。

教育推動小組每月開一次會,教改會提出的方向,應該是行政院的政策,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地推動,以及如何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區分緩急輕重來推動。理論來講,改革的方向是正確的,實務來講,教育部要如何形成一個有效的組織,動用可用的資源,有計畫地推動,是現在教育改革要做的事。

推動改革,牽涉許多實務面的問題,例如,目前教育部訂下一個目標,優先從國中每班超過四十名學生、國小每班超過三十名學生做起,推動小班制。但從實務面來看,台北有名的學校,大家都往裡面擠,每班人數常常超過四十名,如果全面改革,要去哪裡找地?也有許多偏遠地區,一個老師只帶幾名學生,但那是不是最好的學校。實務與理論難免有差距。

目前最重要的是從技職教育多元化開始。教育資源不夠,便鼓勵民間興學。教育改革已有方向,遲早會有成效。

掃黑不妥協

問:民眾很關心治安,劉邦友和彭婉如命案都沒破案,雖然掃黑有成果,但是反映到個別的案例上,還是不免使得民眾不安。行政院有無具體的對策?

答:外界有時批評治安績效不好,但是平心而論,政府這幾年在治安方面的工作相當認真,掃黑、除暴、肅貪、反毒、尤其是兒童安全,治安工作是環環相扣的全面性工作。今大社會大眾詬病最多的是黑社會的問題,所以連院長在治安會報時特別宣布今年是治安年,召開全國治安會議。新聞常忽略真正關注大家安全的政策,如成立水上警察局、全面強化海防、杜絕走私偷渡、成立國家性暴力防治中心、訂定國家家庭暴力防治法、內政部設置兒童局保護兒童權益。

政府已連續執行四波掃黑,是空前的全面性掃蕩工作,同時推動兩項重要方案,即是治平專案和迅雷專案,採用「三合一」的方式,警、檢、情治單位共同來進行掃黑工作,到案的人數也是空前。連院長曾說:掃黑的工作永無休止、絕不妥協。

問:去年內閣改組時,行政院提出提升競爭力的說法,現在民間或政府所推動的工作有無具體進展?

答:政府部門已成立「競爭力行動小組」,已完成了各項工作計畫,訂出一三九項指標,由各部會來執行,為了使工作具體落實,每月召開一次競爭力小組會議。

民間則有工商協進會、全國工業總會、全國商業總會、工商建研會、中小企業全國總工會等六大民間團體,在去年十月七日成立競爭力促進會,有四大任務;第一,針對行政院的一三九項目標提出建言;第二,除了國家競爭力,針對其他具體事項提出建言;第三,希望借助民間的力量,推動國家競爭力;第四,幫助政府宣導競爭力的觀念,喚起全民重視。民間的力量很大,未來國家各方面的政革,讓民間擔負更多的責任,是我們要做的事。

問:面對未來,針對國家現代化的目標,行政院有哪些關鍵事情是要全力推動的?

答:連院長最近一次講演時,提出今年三項重要的事情,第一,進行都市更新(urban renewal),第二,推動全民釋股,第二,國家全面資訊化(NII, NatiOnal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另一次講演時,他認為政府應加強做的是,第一,全面推動休閒生活改善,第二,推動城鄉風貌改善,提升生活品質。行政革新方面,也推動幾個具體措施;如加強公務人員訓練,以及電子化政府。這些都是扎根便民的工作。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十幾年前的新加坡,因為進行了都市更新而完全不一樣了。但是都市更新牽涉到許多制度和法律面的改革,以及如何運用民間力量來推動都市更新。

全民釋股是國營事業再進一步的作法,讓若干長期獨占的國營事業,與民眾分享,再進一步帶動國營事業民營化。

資訊時代的來臨帶給社會極大的衝擊。連院長也有具體目標,例如,幾年後多少人能連上網路,中小學要有多少部電腦,如何讓這些想法實現,牽涉到法律、制度的改變,和財政上的配合與人的努力。

改變有快慢

問:新加坡提高政府效率的一個方式是,一個部會的首長可能是相對部會的次長,我們行政院可不可能也有這種跨部會一人兩職的設計,減少本位主義的情形?

答:新加坡政府規模較小。新加坡可以行得通的制度,不代表中華民國也可以行得通。

台灣的規模和美國比起來小得多,各部會之間也難免有些本位主義,不過,內閣政令還頗能貫徹。我們現在的問題是法令、層級太多,加上民主化後,公務人員變成「規則取向」的行政,一切以「守法」為主,缺少彈性,不知法律是達成目的的手段。

問:台灣在一個變局中,內部有許多革新,外部有全球競爭,在兩邊都要兼顧的情況下,目前公務員的素質如何應付這種需求?

答:愈是受到國際化、自由化衝擊的部門,如經濟部,變化會快一點,反之,衝擊較小的部會,改變會慢一些。這說明了行政改革,一方面要靠內部激勵,二方面要靠外部壓力。這幾年來社會愈來愈開放,對公務員有幫助,但是民間走得快,我們則相對走得慢。公務人員到今天為止,尚末建立一套現代文官制度。過去大家認為日本的文官制度不錯,現在卻也成為阻礙進步的阻力。

歸根結柢,連院長談的政府再造的意思是,第一,徹底執行自由化,政府要管得少,管得好,不要做的就不要做,民間該做的給民間去做。第二,減少層級,增進效率。第三,加強公務人員訓練及獎勵制度。讓政府小而簡、小而能。這是連院長施政的觀點。

問:連院長具有國際觀的素養,見過許多重要國家領袖、學界、教育界、政治界重要人士。這對他有什麼影響?

答:連院長是一個有智慧、遠見、規畫的人。他也是個國際人,也是個知道如何領導的人,懂得授權,好像很多事不是他自己在做,但事務確實有在推動。這四年之中確實做了很多事。

當他會晤了許多外國貴賓之後,他就更有使命感要加速把我們的國家建設成一個現代化的國家。我們從旁協助的人,也就跟著他整天思考,時時在提醒自己,要更加努力、要付出更多心血。我覺得整個連內閣都有這種迫切感與責任感。

完成事情最重要

問:你當過經濟部長、財政部長,現在要整體來輔佐院長,對你而言是否是個挑戰?

答:行政院各部會的事務由連院長親自督導負責。我是扮演輔佐、溝通的角色,不能作決定。

問:連院長在推動政務時,如何克服阻力或挫折?可否舉例。

答:一個人的領導特質要從多方面來看,連院長是個寬容大肚、有企圖心的人,很少看到他和立法委員和政治人物針鋒相對;但從內部來看,他是一個堅毅、堅守原則的首長。

全民健保實施以前,立法院、甚至執政黨內部也有很多人反對,認為太倉促,但是他認為已規畫了很多年,歷經三任行政院長,拖下去永無執行之日,而堅持不要瞻前顧後,決心推動下去。

問:連院長在立法院的表現很穩,但是最近立法院總質詢的僵局,行政院要如何面對? 答:這一屆立法院、行政院的關係在憲政體制上有一些問題,沒有機制可以解決政治上的僵局,也沒有機制可以發揮制衡的力量。憲政體制上有問題,國發會的決議多少與最近的政治僵局有關。

問:有個說法是行政院做了好事功勞是給部長,做得不好就批評院長。你認為有這種現象嗎?

答:最重要的是連院長是否找到了他應該用的人、是不是做了他應該做的事,至少誰得到稱讚並不重要。

怎樣才是一個好的領導人,管理上最重要的一句話是,一個領導人最重要的是「get things done」,完成事情,要知人善用,而不需要事必躬親。

問:中華民國在民主變局中,領導人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特質?

答:領導者不能不了解民意,但也不能屈從民意:不該譁眾取寵,但也必須聽取人民的心聲。時代不同,大家對領導者的要求也不同。

問:連院度的領導特質為何?

答:他有前瞻性、全盤規畫性、知人善用、充分授權、堅守原則。他也有充分表達技巧的能力,符合現代人對領導者的需求,只是不善於作秀,以後會找更多的時間接近群眾。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