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所有加速器,都積極的將人才外銷,今年一月甫成立的美商加速器MOX(「行動加速」,Mobile-Only Accelerator,簡稱MOX),在國際化上,卻選則不一樣的遊戲規則-「進口」海外人才。
MOX是由矽谷創投公司SOSV在台成立的加速器,亦是台灣第一家國際加速器。SOSV在上海、深圳、紐約和舊金山、台北及愛爾蘭柯克等地,經營六個全球加速器計畫,其每年投資超過150家公司,過去20年投資報酬率超過35%,是全球前5%的私募公司。
擁有全球規模的SOSV,又為何會選上台灣?要怎樣才能走向「真正的國際化」?來自矽谷的觀點,或許能讓我們換另外一個方式思考。
世界是平的 市場也是
「進口」海外人才,並非吸引外籍人士久駐台灣,而是邀請各國的團隊在台做短期停留。由於MOX專注於後期的加速,因此來自各地的團隊,其產品都在自己國家,下載率皆穩居寶座。而MOX第一個計畫中,便有來自西班牙、美國、以色列、韓國等團隊來台,透過在台北和新加坡的發表,串起整個東南亞市場。
MOX的常務董事 William Bao Bean(賓威廉)和SOSV的創辦人Sean O'Sullivan(尚 歐蘇利文)表示,他們的目標是東南亞,是四十億智慧型手機的人口,在他們的眼裡,台灣是個「加速中心」,是國際人才前往新興市場的中繼站。
「台灣人才品質優秀,成本卻相對便宜,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在這。」William直接點出台灣最根本的問題,但他強調這反而是很好的優勢。
「相較於香港、新加坡、上海或北京,台北反而是進軍東南亞最好的據點。」台灣既然小,那麼一開始就必須把自己,跟其他的市場,放在同一個天秤上看待。「產品研發的第一天,就必須鎖定國際市場。」在他們眼裡,國界的心裡框架並不存在,讓人才自由由流通,才能幫助新創團隊,快速的在新興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世界是平的,市場也是如此。
一萬小時 漂亮打贏創業游擊
創業的步調,講求效率,一人身兼數職更是常態。但一個人怎麼能夠同時專精於不同領域?矽谷的導師也許會這麼回答你:why can’t you?
SOSV的創辦人Sean O'Sullivan曾當過紀錄片導演;玩過Band;在80年代創辦的MapInfo 地圖定位技術,被Google 地圖和Yahoo 奇摩地圖廣泛運用;更是「雲端運算」一詞的發明人。壬色列理工學院院長Shirley Ann Jackson稱他為「文藝復興全人代表」(按:文藝復興時代講求全人教育,知識份子能專精於不同領域。)
Sean是如何做到的?他提出「一萬小時理論」:任何一個領域,只要投資一萬個小時,你也能變成專家!
因此,想在世界舞台上打一場漂亮的仗,不能在恪守原本的專業,科技讓所有學門界線逐漸模糊,想生存,必須得有付出一萬小時的覺悟,這也是國際化,最基礎的門檻。
他便提到,因為過去台灣代工的成功,讓我們都只有硬體的產出,軟體的設計原創性的力道,就變沒有這麼強勁,在國際上的能見度,變會慢慢降低。因此他提到,IOT產品雖然是目前的趨勢,但焦點不會是硬體要有多高檔,而是就「連上線」的概念,去延伸發想不同產品。
這一萬個小時,不論花在哪個領域,都不會白費。最直接的成果就是,能讓你用不同方式去思考,來突破創業不同階段的盲點。
獨家影音訪談
/Vd7gnke4oA4"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