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永豐銀行《2016電子金融趨勢報告》調查,使用數位金融服務最多的年齡層落在30~39歲,40~49歲次之,若以性別區分,男性比例則以51%稍稍高過女性使用者;而整體對銀行貢獻度最高的年齡層,則落在經濟能力相對較好的40-49歲這群人身上,緊追在後的則是50-59歲的族群,只能說,不管是在實體分行還是網上的虛擬分行,40-59歲的人,最有機會成為銀行想要難捨難分的VVIP無誤。
這個調查也跌破大家以為,樂愛使用數位金融服務的都是30歲以下年輕人的認知。
行動金融是下一個金融服務決戰場
不過,3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依舊是金融界內心最看重的未來潛力股。
永豐銀行指出,近一年來,行動銀行用戶每人月平均登入次數逐步攀升,從2015年元月5.3次,到2016年2月微升至5.6次,但網路銀行使用次數在同時間則自7.1次降到5.5次,首度出現行動使用頻率高於網路使用頻率的黃金交叉,行動金融是下一個金融服務決戰場。
雖然30歲以上的族群使用數位金融服務佔比較高,但在網路金融轉向行動金融的成長曲線上,時下熱門的行動支付,使用者以20-29歲的族群成長速度最快,顯示2字頭的年輕族群使用行動金融的接受度最高,當他們隨著年紀與資產增加,誰能率先搶得這群年輕人歡心,就等於未來擁有源源不絕的客戶流量。
至於哪些理財方式最受網路銀行用戶喜歡呢?根據永豐調查,前三名分別是基金、外幣活存與證券投資,平均來說,每個網路銀行用戶擁有1.7個理財或投資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