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不好意思,你臭到我了!

談台灣人的臭味自覺

吳柏學
user

吳柏學

2016-08-29

瀏覽數 95,700+

不好意思,你臭到我了!
 

甚至近日在網路上看到有網友分享:「最近去北投公園見證寶可夢奇蹟,印象最深刻的卻是比健身房重三萬倍的現場汗味……還來不及抓寶貝,我就先被收服了Orz」

不過,最可怕的事情不是臭味本身,而是這些散發味道的人毫無自覺,也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臭別人」。有禮貌的台灣人也不好意思去跟別人說:「欸先生不好意思,你臭到我了。」結果就變成你臭我我臭你,大家一起臭臭好。

孔子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正如咱們充滿智慧的孔夫子所言,並不是這些人故意想要臭大家,而是長久以來他們已經習慣了自己的味道,所以並不覺得自己身上散發臭味。但為了眾人利益、也為了這些臭臭人的人緣著想,我們的確應該要發起一個有關「臭味自覺」的運動,提醒大家隨時注意自己身上的味道,確保不影響他人,甚至,層次拉高一點,我們有沒有可能變成一座「香氣城市」?

光是幻想一個夏天不臭的公共空間,就令人覺得通體舒暢,這不也是一種友善及文明的體現?

為什麼人會臭?

人體調節體溫是靠身上的「小汗腺」與「大汗腺」。「小汗腺」遍及全身,但通常排出的汗液是無色、無味的弱酸性物質,可怕的臭味往往是從「大汗腺」而來:主要存在於腋下、肛門等處,分泌弱鹼性物質,分泌物濃稠且含蛋白質成分,跟空氣混合後再加上體表的細菌分解,產生令人退避三舍的臭味。

汗本身已經夠噁心了,如果你又愛吃一些氣味濃厚的食物(蔥薑蒜、洋蔥),會在汗臭味上增添香料風情,有些東西吃下去很香,在身上就很可怕,在此勸誡各位朋友,請務必要在吃過這些東西後加強除臭動作,愛惜友情(與愛情)。

要消除身上的臭味其實並不難,有些時候只需多一點自覺,多一點體諒別人的心,要預防身上散發臭味其實有很多方法,或是善良的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覺得臭臭的朋友,(欸不對,他如果看到這句話就知道你嫌棄他了):

一、止汗劑(難度:★)

止汗劑主要成分為鋁鹽與鋯鹽,原理是利用鋁分子滲入汗管,讓細胞膨脹而阻塞汗腺口,達到抑制排汗的目的。水合氯化鋁的濃度愈高,制汗的效果愈好,不過愈高的濃度也可能造成殘留、刺激或發炎的缺點。此外,有的止汗劑含抗菌劑、酒精、溶劑等成分皆具殺菌作用,對於減低汗味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幫助。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但使用制汗劑所減少的汗水,並不是真的消失了,而是會從其他部位的汗腺增量排出,也就是所謂的代償性出汗,因此排出的總汗量理論上其實並沒有減少。另一方面,止汗劑不建議大範圍使用,要讓身體散熱排熱的機制,才能在炎熱中,調調體溫。

二、衣物乾爽(難度:★★★)

換衣服並不難,只是包包可能會變很重(或是洗衣機的水費會變貴)。如果是超級容易流汗的人,可以嘗試在衣服裡再穿一件衣服,或是多帶幾件在包包裡,感覺到自己開始流汗或散發味道就換,雖然很麻煩,但是可以有效防止臭味在身上發酵。

三、食物調節(難度:★★★)

有句話說,吃什麼像什麼,當然氣味也不例外。總不可能吃大蒜,聞起來像百合花吧?所以要降低身上的異味,大可以從飲食著手。像是1.少吃「含硫食物」例如蒜頭、韭菜、洋蔥、蛋及其蛋類加工製品;2.減少油膩食物,因部分油脂會進入血液裡,隨汗腺連接的油脂腺排出體外,細菌分解後更容易形成體臭;3.多補充水分或吃富含水分的瓜果類,如西瓜、柑橘類等,可增加排便速度,當腸胃內的毒素排出體外,細菌難以滋生,自然可減低汗臭味。

四、挑選適合的香水(難度:★★★★)

噴香水不難,但要噴對香水卻不容易。如果本身的氣味濃烈,就不建議直接嘗試香水,因為兩者氣味混合後可能會產生氣爆般的傷害(快轉頭看看身邊的人是否倒下了)。

比較好的作法是,先利用上面三點降低臭味,再藉由香水增添個人品味。英國人用wear這個字當作使用香水的動詞,代表他們認為香氣也是一種衣著,是你展現品味與個人風格的方式。但有趣的是,對大多數台灣人而言,噴香水似乎並不是常見的習慣。

根據Pollster線上市調,針對1,879位受訪者詢問「請問您有噴香水的習慣嗎?」,結果顯示有高達70.8%受訪者「沒有噴香水的習慣」,「一週平均噴1-2天」的人約占18.9%;「天天都會噴」的只有2.9%。

看來,我們要成為「香氣城市」可能還有段距離,但至少先成為「不臭城市」吧!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