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決戰Demo舞台」的生死戰,贏家是誰?勝出的理由又是什麼?
獲得本次新創團隊冠軍的,是Faith Tube團隊所提的「精準鼻胃管」。臨床經常使用的鼻胃管,設計上容易造成醫生插管時不小心發生失誤,台灣甚至發生過因此導致患者變成植物人,判賠3600萬的案例。Faith Tube著手改良50多年來都沒變更的鼻胃管設計,結合醫師與醫工團隊,以身試驗測試修正,研發出成本低、幾乎無失誤率的新型態鼻胃管,搶佔一年50億美金鼻胃管醫材市場。
而亞軍是由METOLOGY團隊推出的「醫療決策數」,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基礎健檢報告,並比對基因序列,提前告知民眾可能罹患的慢性疾病風險,並建議下一步的醫療保健或進階健康檢查,幫大眾做醫療預測,找出那些目前數值正常、但其實潛伏體內的重大疾病。
第三名則是由PAIX提出的「智能背包」,讓背包結合IT技術與機能設計,例如透過LED裝置顯示方向燈與剎車燈,提高自行車騎士的行車安全;拍攝即時路況,讓背包變身行車紀錄器;另外還有防盜功能,一旦背包與手機連線中斷,就會發出蜂鳴器警報。此設計獲選美國 AWS 亞洲區獎勵補助及「IDEAS Hatch 國際募資平台上架評選」第一名。
Faith Tube精準鼻胃管
METOLOGY醫療決策數
PAIX智能背包
到底這幾組新創團隊,如何靠著短短400秒台上時間,就能贏得VC和聽眾的愛?4位VC評審指出,新創團隊在自我推銷時,有四大常見失誤:
台灣創意工廠投資長/合夥人何明彥指出,新創團隊在面對VC時,最常犯的第一個失誤,就是「談自己太多,談客戶太少」。
何明彥強調,要打動投資人,重點在於新創團隊如何看待「目標用戶的實際需求」,客戶的痛點是什麼?需求又是什麼?而新創團隊所提出的產品或服務,又到底能帶給客戶什麼實際利益?「只談自己產品的概念是什麼,並不能打動聽者為什麼要投資你」。
雪豹科技品牌銷售總監黃聖凱則說,VC會投資的新創團隊,有兩種不同類型:
第一種是「很會花,但夢超級大」,例如Uber,就算光去年就虧損超過20億美元,但全球叫車市場的龐大市場願景,卻仍吸引全球各大企業和投資基金源源不絕地益助大把資金。
第二種則是「很會賺,有機會IPO」,例如這次獲得第四名的群眾借貸媒合平台「1797」,黃聖凱說,「或許內容不夠完整,但地下金融是一個很賺錢的產業,而且不管是不是數位化時代,人都有臨時需要小額資金周轉的需求」。這就是一個選對會賺的產業。
第二個常犯失誤,是「只有遙遠的美好,而沒有明確的下一步」,何明彥強調,美好的未來很多人都會講,但VC想知道的,是你怎麼走到你所提出的未來目標,「尤其是現在正在做、或接下來要做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才能讓人信服你有辦法達成你的願景目標,而不只是畫大餅而已。
勤業眾信協理張鼎聲也表示,以他所看好的本次比賽第三名「PAIX」為例,這個團隊所提出來的新創產品「智慧背包」,背包在新創界,是個已經競爭非常激烈的紅海市場,但PAIX提出台灣在這個產品創新中所具有的獨特優勢:紡織、IT機能產品,這三者目前都是台灣廠商的強項,透過橫向連結已經具有優勢的台灣三種產業,就能創造有機會贏過別人的第一步。
第三個常犯失誤,是缺乏特色,「美好想像不是特色,你實際在做的才是特色」,何明彥舉例,本次冠軍「精準鼻胃管」在分享時,就說明團隊如何以自己的肉身去實際試驗精準鼻胃管,過程中曾經戳到自己吐血,但也從過程中如何修正產品,「讓聽眾知道你已經做了什麼,大家才會知道你離客戶到底有多近」。
最後一個常犯失誤,是「沒有告知大家你要帶來的價值是什麼?」何明彥指出,VC並不會預期新創團隊一上台,就拿出已經完美的產品,但投資者會觀察「這個團隊在單位時間中能進步多快?」目標要夠大,才有足夠的進步空間,也才會讓VC願意給予資源賭未來的成長性。
美商Intel投資部總監陳在揚也表示,「你的想像是不是夠大?」評審會看新創團隊想要解決的問題到底有多大?是鎖定在台灣市場,還是放眼全球目標?「如果一個團隊只想到解決眼前的問題,那是很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