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我已經夠努力了,但為什麼還是看不到這段感情的光?感覺就像在一個深的洞裡面,都是我在拉他……」Zoe說,他常常覺得自己是唯一在乎感情的那一個。
你或許也認識像Zoe一樣的朋友,在感情裡面好努力、好辛苦,但兩人關係不但沒有轉變,反而越陷越深,對方離自己越來越遠,為什麼會這樣?
越支配,越遙遠
有些時候我們越努力,越想要讓感情在自己的「掌控之中」(in control),反而會降低關係的滿意度。為什麼會這樣呢?心理學家Lisa Hoplock近期一篇回顧文章認真討論了這個問題:
1.根據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我們都希望自己的選擇是出於自願,而不是被逼迫的[1]。
2.因為我們想要讓事情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有些時候會「越界」,幫對方決定,承擔起對方的責任,希望事情或這段關係朝向自己想要的方向發展。
3.可是,關係是兩個人的事,當一個人支配的慾望越強烈的時候,另外一個人就會覺得受到壓迫、不自主[2],這段關係的滿意度也會比較低、覺得兩個人的心很遙遠[3]。
Sadikaj與Moskowitz針對這個議題進行了一項日記研究[2],他邀請了92對同居的異性戀伴侶,每天記錄他們的感情狀態,以及在這段關係當中感覺到自主、或被支配(dominance)的程度。結果發現,如果你覺得今天伴侶比以往更強勢、你也會比其他的日子更為沮喪(upset)。此外,如果你常常覺得自己是被對方給控制的、覺得對方主導性很強,長期來說這段感情也不會太好——因為你覺得自己的自主性被剝奪了。
退後,讓關係前進
或許這些你都知道,但有些時候你就是「沒有辦法停止」自己替他設想、逼他太緊,為什麼會這樣?又該怎麼辦?
如果你的腦袋裡面總有一些停不下來的想法,總是很擔心他會不會離開你,總是覺得他在多你、不願意正視問題,也因為這樣的擔心,需要一直把他抓在身邊、讓他覺得喘不過氣來那麼你真正該擔心的並不是為什麼他老是要「逃跑」,而是你為什麼需要倚靠一段關係,來填補自己的不安?
「當你進入一段感情不是為了療癒自己的傷痛的時候,你反而比較能夠從這段關係當中,獲得療癒。」一個心理師好友瑪那熊說。如果你總是因為一些不安或擔憂想要抓住一些什麼(甚至抓住他)掌控這段關係,你第一個該做的並不是嘗試把它留下來、留在你身邊,而是讓自己的心能夠定下來。
如果這些你都知道但是總是做不到,提供一個方便的具體做法——自我暗示。想像在心裡面有一個按鈕,出現這些不安的聲音的時候,就按一下,然後告訴自己說,這些擔心是假的(如果你的想像力實在是不夠,可以考慮利用這個舒壓骰子)。
至於第二個問題,其實處理的方法很簡單——後腿,有時候反而能夠讓感情往前。我想起Zoe常常跟我說,他也不想要讓男朋友覺得壓力很大,可是他發如果自己放手,對方就會真的對它不理不睬了,該怎麼辦才好?
其實,感情就像跳舞,你越逼迫,他就會越退縮。但有趣的是,如果你不再逼迫他、如果你把他的責任還給他,他也會因為感覺到自己有更多的控制感、更多的權利,反而會對這段關係更為友善。
例如,在聊天的時候如果一直詢問他不想講的事情,他反而會把自己抓得更緊、有更多的防衛,兩個人也越疏遠;相反地,你說「雖然我很擔心你,不過你可以選擇講或不講都沒有關係」,你會發現很神奇的這個「後退」,反而會讓對方更有意願想要多講一點。
Photo credit: goingslo via Visual Hunt / CC BY
你不是他的媽,把他的責任還給他
減少支配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效果——讓他可以在這段感情當中,自己長大。如果你一直努力的想要替他想解決的辦法、當他人際遇到困境、事業遇到瓶頸,都是由你來幫她擦屁股,他們就會成功地獲得了一個依賴、不會解決問題、總是要考你的伴侶。
有些時候,我們對於伴侶的付出並不是真的為了他好,而是滿足自己「需要被需要」的需求,但我們永遠要記得,這樣的付出其實只是一種自我滿足,並沒有幫到他,還有可能讓他的自主性受到限制。
當你總是把他的責任攬在自己的身上,久了以後她也會開始習慣不去負責,尤其是當你感到疲累的時候,他可能還會軟土深掘地說:「你以前都幫我決定的啊,為什麼現在要我來想?」
一段好的感情是互相灌溉而長大的,如果你總是習慣當花園裡面的園丁,或許可以嘗試,在往後的日子裡面,好好的當那朵被呵護的花。
因為你值得被滋養,也值得好好的綻放。
延伸閱讀
[1]Deci, E. L., & Ryan, R. M. (2008).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 macro-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development, and health. Canadian Psychology, 49, 182-185.
[2]Sadikaj, G., Moskowitz, D. S., & Zuroff, D. C. (2016). Negative affective reaction to partner’s dominant behavior influences satisfaction with romantic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doi: 10.1177/0265407516677060
[3]Ryan, R. M. & Deci, E. L. (2006). Self-regulation and the problem of human autonomy: Does psychology need choice, self-determination, and wil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4, 1557-1585.
Photo via Comfreak via Visual H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