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2015年在台成立辦公室,宣布招募小型精兵行銷團隊提供台灣在地企業更多協助,讓很多人的夢想企業清單又新增一個選擇,該如何才能進入Facebook團隊工作呢?讓負責亞太區策略制定與執行的Facebook亞太區副總裁Dan Neary告訴你,Facebook最想要的人才,以及在地市場的業務規畫!
Q: Facebook台灣辦公室想招募什麼樣的人才?
Dan Neary:我們沒有鎖定特定專業背景的人選,但因為廣告業務的特性,我們會面對不同產業的客戶,因此我希望看到不同背景的人加入我們,像是熟悉電子商務、科技、零售、遊戲、行銷、廣告等領域都是非常適合的人選。
除了專業,最重要的一點是,團隊的一分子必須清楚知道Facebook的使命是「讓這個世界更開放,相互緊密連結」,知道這個任務的意義所在,這個偉大的使命會影響我們在工作崗位上做出的每一個決定。Facebook的每個員工,都必須為了這個任務努力,並且相信這個目標可以讓世界更美好。
Q: Facebook設台灣辦公室,台灣團隊的主要任務有哪些?
Dan Neary:主要有3個任務,第1是直接面對廣告客戶,先前Facebook在台主要透過廣告代理商接觸客戶,今年,從設立台灣辦公室開始,將停掉經銷商的中介,未來廣告主可以直接與 Facebook接洽,去除中介、直接溝通,讓企業更加了解如何善用Facebook平台做行銷,像是「每個時段都是黃金時段(prime time is all the time)」,就是行動行銷必須具備的新思維,幫助品牌無論在品牌曝光度與銷售額,以獲取商業目標,發揮最大的行銷效益。
第2是推行廣告行銷認證,原先的Facebook經銷商轉型為服務協力的角色,加入Facebook Marketing Partner 計畫,與這群最了解Facebook廣告的夥伴,將繼續維持合作推廣的關係。
第3是推動Facebook Start計畫,通過此計畫的申請者,可以接受來自Facebook的業師指導,還有6萬美元的資助,並受邀參與全球會議與開發活動,像是由創辦人馬克‧佐克柏親自主持的F8開發者大會,F8的命名來自於8小時不間斷的駭客松傳統,駭客松活動接下來也會在台灣舉辦,目的是幫助台灣App開發商走向世界。
Q:Facebook在行動趨勢上有哪些因應策略?
Dan Neary:我們不只是創造行動產品的公司,而是讓自己變成一家行動優先的公司。在Facebook研發團隊裡,沒有所謂的「mobile team(行動團隊)」,因為每個工程師、每個產品經理都必須將「行動思維」內化在產品中,讓每個產品都是行動產品。
扣連到Facebook的使命是連結全世界,連結世界的方法有很多,不只是單一平台。Facebook接下來在台灣會推廣跨平台的服務,像是Instagram、WhatsApp、Messenger,這些都已經擁有數億的活躍使用者的行動產品,都是跨平台體驗的最佳範例,未來我們將持續致力於提供更好的行動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