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直到35歲,才把人生想清楚。」很難想像這是身經百戰的前主播顧名儀,所說的話。
語畢放下咖啡杯,便隨即拿起手機,聯絡不同部門,迅速搞定為客戶量身訂做的訂單。她目前是全球家具通路平台《Lifestyle 來思達》的全球資訊長(CIO Global,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兼董事長特助,負責對各界的溝通,和深化品牌形象。
過去是螢幕上犀利的媒體人,現在成為運籌帷幄的企業幕僚,這一路並不是那麼的理所當然,事業上轉了好幾個彎,顧名儀跟絕大多數的年輕人一樣,也會質疑自己,也曾焦慮得快要抓狂,轉職並非紙上的規劃,而是發現自己的一個過程,「那是一種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感覺。」
我的心正在抗議
有多久,沒有好好去傾聽自己的聲音?
35歲前的人生,因緣際會下進了媒體,認真跑新聞,還接下主持棒上了主播台,一切看起來是那麼的理所當然,但有次面在對鏡頭某個瞬間,說不出來的抑鬱感重重襲來,這一切雖美好,但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嗎?
「我在2008年就已經動了想離開的念頭,但一直到2013年才真的退出媒體圈。」顧名儀笑著說,當自己內心的聲音大到無法忽視,就無法再假裝自己沒事,「我那時很迷惘,迷惘的原因是因為我回應了心中的聲音,但前方的路卻又還沒出現。」
17年的媒體經驗,要丟掉談何容易,在跟自己打了一架之後,決定任性一次跟著自己的想法走。「我不知道自己之後要做什麼,但我只想休息。」就在顧名儀決定放棄,好好整理自己的時候,生命便回應帶著機會來叩門。
「促成」是我的人生使命
原本就在世新大學擔任講師的她,在賦閒的這段期間,深刻的體會到教書帶來的火花。學生的期末發表,不管是舞台劇、主持、脫口秀等表演形式,都以業界的標準嚴格要求,看著學生在舞台上發光的樣子,讓她頓時了解「我想要做的,是促成」。
整合資源,讓最適合的人事物,在最適合的時間,在舞台上閃閃發光。理解道自己渴望「促成」,理念便化為現實,成為真實的行動。
退下主播台後,也沒休息多久的時間,母校東吳大學便邀請她接下「社會資源長」一職。她主要的工作,就是替學校橋接各種資源,說得一口流利英語的顧名儀,不僅代表學校至海外尋找各種可能,甚至還請到大數據大師-荀伯格來台,刮起了島內大數據的風潮。
我只剩下2萬多天可以活
結束了校園職涯,更大的發揮舞台也找上了門。
《Lifestyle 來思達》是全球家具的平台,在世界各地尋找合夥人,並透過51/49 partner ship的方式締結合作關係,目前合夥人遍及五大洲,成為一個有機的事業體。
身為資訊長的顧名儀,要彙整全球各據點的資源,對各界溝通來深化名牌。跨行做品牌精營,本身就不容易,另外還要搞懂家具的材質與製程,甚至還要摸清楚商品出入關的眉眉角角,一切重新開始,明知險路為何還執意往前走?
「因為我只剩下兩萬多天可以活!」顧名儀以100歲為人生的終點,倒算至現在,人生只剩下兩萬多天可以運用,甚至更短。「正因為這樣,你為什麼還要浪費一天去猶豫,去跟自己與主流價值觀打架?」
倒算法的人生觀,讓顧名儀更加的積極,更勇敢的面對人生各種意外的邀約與嘗試。對於轉職,顧名儀沒有用前輩的姿態,逐一列出教戰守則,反而是鼓勵許多「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年輕人,好好的去聽自己的聲音,去嘗試更種可能,好或壞都只是我們一時的執著,「因為不管好或不好,最後都會變成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