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門當戶對才能愛?你的人生不是你的,是原生家庭的?

王亭嵐 Tilaine Wang
user

王亭嵐 Tilaine Wang

2018-09-17

瀏覽數 28,550+

圖片來源:pixabay
圖片來源:pixabay

前幾天和八月先生去看了佳評不斷的《Crazy Rich Asian》(瘋狂亞洲富豪),確實好看!從故事鋪陳、配樂選擇,到全亞裔演員的精彩演出,2小時的片長其實不會讓人覺得太久,反而可惜結尾收得有點太快(或許為了續集鋪梗?)。別擔心,今天不爆雷!(不過請趕快去看~)想和大家分享的反而是灰姑娘喜劇背後的「門不當戶不對」的人生現實面,和交往、婚姻過程中因為原生家庭而生的問題和困難。

”So your family is rich?”

“We’re comfortable.”

“That’s exactly what a super rich person would say.”

其實當我看到這一幕時(還沒看的快去!),雞皮疙瘩整個都起來,因為這就是我從小被教導的「應對進退」。從小我們就被教導不要炫富,很多很有錢的人其實都很低調。一來他們怕被綁架。90年代真的有很多的綁架案,從香港到台灣、從小孩到大人都有可能被綁架。二來,在那個中小企業蓬勃的時代,有許多的公司或許不為大眾所熟知,但可能都是一方之霸且現金收入超多,所以每學期做家庭調查,沒有意外我們都會勾「小康」。這樣的情況一直發生在我的生活裡,大學時會有同學炫耀自己有信用卡動不動就刷爆,當我在家族聚會上表現出羨慕同學時,家裡長輩還會說我笨,如果可以用現金付清,為什麼要讓銀行賺循環利息(笑)。

後來我在紐約認識我前夫,知名大學電機碩士,他父親曾經是台灣某大家電廠商的總經理,雖然不是old money(註),硬要說也還算家世背景不差,但的確家中大人比較熟的是該家電品牌的老闆一家,所以家中大人總覺得我與前夫之間不能算是真的「門當戶對」。年輕的時候我不覺得「門不當戶不對」是什麼解決不了的大問題,家人對於我們之間的關係及未來也是給予肯定及祝福的,但沒想到最後問題反而出在對方家。前夫的母親想要展現「好人家」的規矩和禮數,有意無意就擺起了婆婆的姿態,指點這指點那,就怕被我們家看低(殊不知我們其實沒那麼在意),心虛又要擺譜的結果就是左支右絀、前後不一,自己也說不清楚這些「規矩和禮數」到底怎麼做。前夫也為了袒護他的原生家庭,寧可犧牲我們的互動。那次的經驗讓我在離婚後開始懷疑起「門不當戶不對」是否真的可行。

(註:Old money is “the inherited wealth of established upper-class families” or “a person, family, or lineage possessing inherited wealth”.)

你的原生家庭塑造了現在的你,他的原生家庭塑造了現在的他

在David S. Freeman的諮詢經典教科書《Family Therapy With Couples: The Family-Of-Origin Approach》中提到了原生家庭對於婚姻關係的影響:

1. 人從原生家庭的經歷中,都有情感未滿足的需要。

2. 我們擇偶時會希望在情感上得到在原生家庭中未滿足的需要,例如:安全感、肯定等。

3. 我們都帶著這些未滿足的情感包袱,希望在新的婚姻關係或家庭中得到解決。

4. 我們如果勇於面對自己原生家庭的問題,就有新的動力重新去愛。

5. 關係上的問題多是因為原生家庭未解的結,這不是鼓勵你將埋怨歸咎於原生家庭,而是鼓勵你去正視原生家庭遺留下來的問題。

你的原生家庭塑造了現在的你,他的原生家庭塑造了現在的他,而這些都是你們的”total package”,無法分割。但就像David S. Freeman說的,沒有人的原生家庭是完美無缺,任何原生家庭的問題都需要兩人一起在關係中面對和解決。當然我不會說每個原生家庭的問題都一定可以被解決,但要解決就只能靠兩個人的自信、互信和堅持,跟是否「門當戶對」一點關係都沒有,你去看完《Crazy Rich Asian》就知道了!(還是沒有爆雷,哈!)

在跟八月先生交往的過程中,「門當戶對」這件事情也一直困擾著我。八月先生的溫暖性格和對我的好,讓我再一次鼓起勇氣選擇原生家庭背景和我差異甚大的他,但前段不成功的婚姻經驗在一開始也讓我不敢抱持太大的期待,怕他會像前夫一樣在面對原生家庭差異的時候就崩潰了。對於這個情況除了感謝八月先生外,也要感謝八月先生的家人。幸好我們在這個問題上可以公開持平的做討論,讓我們順利地面對和處理因「門不當戶不對」而生的種種問題,也證明我之前相信的事實:「門當戶對」不是幸福婚姻、理想生活的必要條件,願意與你一起面對困難,自信、互信和堅持下去的那個人才是。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接受原生家庭留下的過去,但不要讓原生家庭綁架你的人生

在上個月的文章《想要順利交往就請努力營造出「兩個人一起」的感覺吧!》,我提到一個曾經諮詢過的男醫生客戶,外在條件、社經地位都很好的他一直卡關的原因,就是他爸媽要求結婚之後一定要住家裡,而男醫生跟每個可能交往的對象都會在一兩次約會內就把這件事情拿出來「討論」,女生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幾乎都逃之夭夭。這是「典型」被原生家庭綁架的人生。

在專業媒人的執業過程中,我們常遇到客戶為了「爸媽不喜歡」而陷入兩難。面對客戶提出的各種要求,我和我的姻緣規劃師們都會全力以赴,但是這些擇偶的條件和「好對象」的標準,究竟該讓誰設定呢?偶爾在諮詢時,聽到客戶過去的戀愛因父母開出的條件,導致無疾而終的故事,心裡還是不免覺得惋惜。畢竟,要結束一段真心付出過的感情,都是傷心的。

我可以理解做為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傷走冤枉路,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順利成功、過著幸福的人生。曾經受傷的父母就說你不要重蹈我的覆轍,曾經(幸運)成功的父母就說你照著我的老路走就好。一句「都是為你好」把父母自己的任性和偏執都合理化了。但你的人生終究還是你自己一路上的選擇所累積下來的結果。你或許無法選擇不接受原生家庭在你身上留下的過去,但你可以選擇未來的人生該和怎樣的伴侶去擁抱彼此的過去,然後一起創造和累積屬於你們自己的點點滴滴。

(原文刊載於2018年9月15日《Tilaine Wang》;本文獲授權轉載;內容僅反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數位專題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2024、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名單正式出爐,《奧本海默》(Oppenheimer)以13項入圍成了今年最大贏家,《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以11項入圍居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