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包括本人在內,有七位中華民國立委前往新加坡,拜會李光耀資政。雙方以中文進行了一次坦誠的會談。在整個交談過程,李光耀不僅表現出機智幽默,更表露出他對中華民國的關切以及對兩岸關係演變的失望。
李光耀認為台海常常出現緊張,對兩岸皆不利。台灣若想建立亞太營運中心,一定要設法穩定兩岸關係,他強調:「新加坡和印尼關係如果不時緊張,如何建立營運中心?」
李光耀認為台灣的談判籌碼正在變小中,台北應該設法趕快進行兩岸商談。他表示五年前就已建議台灣和大陸談,當時台灣的地位較強,現在則已變弱。目前,台灣買一架波音客機,中共可以買十架。台灣應儘快確定自己的中期目標,以談判確定二十年或三十年後的兩岸關係。台灣要瞭解衝突對台灣不利,對福建也不利。不過,大陸有三十個省,必要時可以犧牲福建和浙江南部。他認為兩岸關係若想穩定,一定要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改善關係。至於「中國」一詞的定義如何,兩岸不同,可以延遲解決。李光耀認為,中華民國若想重返聯合國,會被解釋為想獨立,暫時最好不要談聯合國的問題。
誰為台灣講話?
李光耀擔心台灣在處理兩岸關係上,過分依賴美國。他認為在一九七九年中美斷交前,台灣有保障,廠商因此敢在台灣投資。中美斷交之後,兩岸關係一旦生變,美國可能幫,也可能不幫。台灣現在可以買武器,不過,不管買多少,二十或三十年內,終將面臨一個強大的中國大陸,屆時怎麼辦?柯林頓再度當選,一年內,柯林頓和江澤民必將互訪一次,美國和中共已告訴新加坡此點。美國已向中共保證不支持台獨。再過十年,美國和中共關係將愈來愈密切,對美國而言,台灣或仍重要,大陸則將更重要,台灣的處境會日益艱難。美國或能維護台灣的安全二十年,三十年和四十年則不可能,要看中共的軍事科技發展的進度。
對於中星關係,李光耀強調二十多年來,新加坡和台灣關係極好,他對台灣有獨特的感情。他希望台灣愈來愈好,台灣若被中共包圍或統一,對新加坡不利。李光耀表示,李登輝總統意志力強,他和李登輝都是七十年前出生的人,李總統在日本的環境中長大,他則在西方的殖民地長大。李總統從日本的觀點看大陸,不喜歡中國大陸,很恨大陸。這是文化與意識形態的問題,是重大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兩岸關係很難轉好。李登輝不希望兩岸關係親密,不難瞭解,因為親密會帶來危險,不過,李光耀認為台灣要務實,要實際。他也強調,三月間,台灣面臨中共軍事威脅時,亞洲有哪些國家為台灣講話?印尼外長和泰國外長說了什麼?只有新加坡為台灣講話!
對於台獨問題,李光耀則單刀直入地指出,民進黨是反對黨,中共不會重視民進黨的觀點,它介意的乃是執政黨和政府的立場。他表示中共所憤怒的不是李總統的康乃爾之旅,而是李總統在康大的演說內容。李光耀表示曾詢問中共如何證明李總統主張台獨?中共領導人表示看過錄影帶,李總統在「字裡行間」已透露出意向。李光耀表示,中共領導人並不笨,兩岸領導人雖末見面,但北京已瞭解李登輝,台灣畢竟是一個開放的社會,李總統的談話,中共已作過研究。李光耀表示,台灣一定要看清楚兩岸的邊界何在,目前的邊界是金門和馬祖,這是停火線,是內戰停火的界線,不是日據時代台灣的邊界。兩岸邊界不像東南亞國家的邊界,後者在殖民地時代就畫好了!
從李光耀的談話中,不難感受出他對台灣懷有濃郁的感情,也可以聽出他對台灣和新加坡關係走向冷淡的無奈,更瞭解他對兩岸關係惡化的不安。此地有些人或許不會同意李光耀的看法,特別是兩岸應否談判和台灣應否加人聯合國的問題。有些人甚至可能認為新加坡不如台灣民主,因此否定李光耀對台灣的善意。
然而,我們很難否認他對台灣的關懷,也必須承認新加坡朝野對台灣的訪客特別和善。此外,李光耀率領新加坡人創造出經濟奇蹟,可是,新加坡依然生活在馬來西亞的陰影下。對於小國及其強鄰的關係,沒有幾個人比李光耀感受更深。李光耀一直希望台灣以耐心和智慧應付兩岸關係,乃是肺肺之言。
尤有甚者,我們應認清在台北與北京之間,新加坡可以扮演既微妙又重要的角色,而且,當兩岸關係惡化時,該一角色尤其明顯。強化台灣與新加坡的關係,應該是我們外交工作的重點之一,至於新加坡是否比台灣不民主,並不重要;即使比我們不民主,也不應成為我們的主政者坐視台灣與新加坡兩國關係由熱轉冷之藉口,畢竟比新加坡更不民主的國家比比皆是,我們還捧著銀子去結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