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官網在凌晨2時45分公佈的成績,「希望聯盟」總共取得116個議席,超過112席的執政門檻。希盟總主席馬哈迪凌晨宣佈將組織新政府,旺阿茲莎將出任副首相。
馬來西亞第14屆大選颳起全民海嘯,反對陣營希望聯盟贏得過半國會議席,原執政的「國民陣線」失去維持了61年的政權。
根據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官網在凌晨2時45分公佈的成績,希盟總共取得116個議席,超過112席的執政門檻。
希盟總主席馬哈迪凌晨宣佈議席過半,將組織新政府,他宣佈旺阿茲莎將出任副首相。
稍早時,對於選委會延遲公佈選舉成績,馬哈迪說,多個選舉結果延遲是因為選舉官拒絶簽署選舉成績表格。他也確認,根據非正式成績,馬來半島的檳城、雪蘭莪、馬六甲、森美蘭、柔佛及吉打州已由希盟掌控。到凌晨2時30分,選委會確認,除了吉打,其他五州都已落入希盟手中。
在州選舉方面,非正式成績顯示,不少國陣重量級領袖紛紛敗選,森美蘭州希盟連夜搶先宣佈贏得19席,顯示森州已變天。過後,選委會證實希盟獲勝,執政森州,而伊斯蘭黨則執政吉蘭丹及登嘉樓州。
馬哈迪和旺阿茲莎今早覲見國家元首
馬哈迪和希盟及公正黨主席旺阿茲莎今天一早將覲見國家元首,討論要求組織政府。
據悉,包括看守副首相阿末扎希以及巫青團長凱利等巫統領袖漏液前往納吉位于吉隆坡大使路的私邸,相信是商討敗選後情況。凱利約凌晨2時離開首相私邸時,向媒體簡短表示,等候今天首相11時召開的記者會聲明,並且強調將尊重人民的意願。
圖/希望聯盟候選人林吉祥這次大選拿下柔南的依斯干達布蒂裡國會選區,希盟支持者昨晚在當地大肆慶祝;海峽時報提供
昨晚,由於開票局勢緊張,網上竟流傳多張軍車已駛入布城戒備的照片,引起關注。不過布城警區主任羅斯里否認此消息,並稱這張軍車照片並非攝於布城。他促請民眾停止散播不實謡言,也切勿輕信未經證實的消息。
《星洲日報》攝影記者昨晚9時55分在布城,拍到警方在通往首相署的入口處設路障。羅斯里說,並非只有布城設路障,為了防範開票晚上出現突發事故,吉隆坡各警區總部都會在各自轄區內設立路障。
馬來西亞亞洲策略與領導研究院國際事務高級顧問胡逸山午夜接受本報採訪時說,這顯示馬來西亞人民求變的決心,馬來西亞人民對於政治及現實的一些不滿。
詢及這對馬國政局有什麼影響?他說:“這是從1957年獨立開始到現在,第一次的政權更替。肯定會有一小段時期的不確定性,比如一些政府部門會換人,一些政策需要改變,會有許多的不確定因素,但是幾個月以後應該就穩下來了。馬哈迪當過22年的首相,這不是第一次做首相的人,他當首相的年代,馬來西亞取得經濟蓬勃的發展。
分析:國陣淪為在野黨未必會分裂
「國陣淪為在野黨,未必會分裂,也很難分裂,因為看起來只有巫統和砂拉越的幾個政黨得到幾個議席。」
此外,93歲高齡的馬哈迪在浮羅交怡國會議席勝出,這意味著他將成為馬國國會中最年長的議員。
馬哈迪是馬國政壇極富爭議性的領袖。在首相任內,他毀譽參半。1990年代,他推出「2020年宏願」的政治方針,國家經濟以雙位數增長多年,舉國對前途充滿信心,馬國也被認為是亞洲第五條小龍。
不過,馬哈迪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背後存在諸多爭議,包括對巨型工程的追求、銀行和鋼鐵廠虧損、讓全民為國家汽車政策買單等。
圖/國油雙峰塔景觀及吉隆坡市中心的商業大樓群,是馬哈地執政馬來西亞22年下驚人的經濟演變證明;取自維基百科
馬哈迪是一個追求權力的領袖,在任期間起用學生領袖安華,推動國家伊斯蘭化,以打倒伊斯蘭黨。
他對權力的追求,滋生金錢政治和裙帶關係。巫統今天猖獗的金錢政治、一馬公司腐敗案等,馬哈迪責無旁貸。但很顯然,馬哈迪不在其位之後,反而無法容忍他認為鑄下大錯的人。他一而再、再而三不滿意自己指定的接班人,部分原因是他們的政策不符合他所認知的國家願景,加上他的強烈個性,以致高齡仍想糾正自己的過錯。
(首圖/取自維基百科;本文獲新加坡《聯合早報》授權轉載刊登;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