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美國退休協會執行長-喬安詹金斯訪台論壇精華報導

健康富有的熟齡人生 夢想正精彩

葉亞薇
user

葉亞薇

2018-04-26

瀏覽數 9,200+

美國退休協會執行長-喬安詹金斯訪台論壇精華報導
 

由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主辦,「美國退休協會AARP執行長-喬安詹金斯訪台論壇」於4月26日舉行,由《50+好好:顛覆年齡新主張》的作者,喬‧安‧詹金斯(Jo Ann Jenkins)主講,邀請台灣產官學界意見領袖齊聚與談,透過案例分享,探討未來「50+世代」應具備的新思維,帶領台灣預見高齡社會的新機會。

美國退休協會執行長-喬安詹金斯訪台論壇精華報導_img_1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王力行開場致詞,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今年3月台灣65歲以上人口突破14%,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學習優雅的老去是非常重要的課題。遠見.天下文化成立50+社群媒體,出版喬‧安‧詹金斯《50+好好:顛覆年齡新主張》,正是為台灣勾勒出現代熟年生活新願景。

高齡不是問題,而是新機會的來臨

美國退休協會AARP執行長喬.安.詹金斯發表專題演講,分享美國退休協會60年的經驗,如何從社會各層面讓高齡者有尊嚴地老化,影響美國千百萬人的生活。她認為,人們有選擇如何老化的權力,面對人類會更加長壽的未來,從社區、社會、公共政策,提升高齡生活品質,為老化找到解決方案。

詹金斯表示,顛覆年齡的想像,首先要改變大眾對老化的刻板印象。人口學家預測,未來將有更多國家60歲以上人口超過30%。隨著科技與醫療進步,我們會活得更長、更健康;健康的高齡人口,也能讓生產力越來越好。當生命盡頭延後來臨,需要積極創造老年的更多可能性。創新的企業家將研究更多對老年人好的服務,而人們可以積極規畫多出來的生命時光該如何利用。

許多人把高齡化當作問題,詹金斯強調,這是錯誤的觀念。高齡其實代表著新機會,如何擁抱機會,讓個人與國家都能蓬勃發展,才是關鍵。她強調,《50+好好:顛覆年齡新主張》一書談的不是「高齡」,而是人們應該如何過生活。當年齡增長,如何把握機會、迎向挑戰,「老」能為社會貢獻更多,而不是成為負擔。我們不該把老化當作問題。

過自己喜歡的人生,不因年齡放棄夢想

「每個人都想活得更久,卻沒有人想變老!」詹金斯認為,人們經常喜歡謊報年齡,其實正是對「老」、「高齡」根深蒂固的負面想法。事實上,透過媒體宣傳,社會各年齡層對高齡的都抱持態度,排斥老化。她提醒,無論什麼年紀,都可以追求夢想。高齡絕不是生命的障礙。「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對社會有所貢獻,每個人都不該因為年齡而放棄夢想。」

詹金斯特別提出「顛覆年齡想像的三大方向」:健康、財富、自我實現。醫療進步,活到100歲已不是問題,但唯有健康才能享受長壽。高齡退休族群,不再是被社會供養的一群,而是懂得回饋社會、自我實現夢想,並能形成龐大的消費市場,成為活絡社會的力量。詹金斯表示,讓每個人老得更健康、更自由,給予財富支援,成為社會資源,政府、企業、公益組織、公共政策都必須提出創新的作法,創造新的高齡環境。

詹金斯預告2018年AARP報告,將會分析包括台灣等十多國的迎接高齡能力。她認為台灣重視社區凝聚,政府重視老年政策,敬老尊賢的文化,相信足以成為其他國家的典範。

美國退休協會執行長-喬安詹金斯訪台論壇精華報導_img_2

退休規劃關鍵五力,樂退人生不是夢

中國信託銀行個金營運總處總處長楊淑惠提出實務的觀點分享。如何打造樂退人生?她提出「四大存摺」的觀念:健康、情感、價值、財富,與詹金斯的觀點頗為呼應。「健康」包含生理與心理健康,「情感」即與家人、好友、社群的連結關係;「價值」即分為小我的自我實現,大我的回饋社會,都能有積極作為。「財富」則是指退休金流不只考量是個人,而是整個家庭,甚至夢想基金。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擁有專業財富管理經驗,楊淑惠提出「活、留、存財富金三角」,包含投資金流、傳承責任,以及退休準備和醫療保障的各項規劃。她指出一般人的退休理財三大迷思,包括退休花費低估、理財工具過於保守,以及醫療規劃不全。她特別提出「退休規劃關鍵五力」:「金流力」具備穩定金流,「替代力」維持有品質的生活所得替代,「提撥力」必須有紀律提撥存款,「時間力」則是及早準備,以及「多元力」多元投資,並且能評估承擔風險。唯有做好多方準備,才能享受精彩退休生活。

美國退休協會執行長-喬安詹金斯訪台論壇精華報導_img_3

陶曉清:退而不休 人生更精采

資深廣播人陶曉清以「退休了嗎?」分享充實的退休生活。1995年自廣播生涯退休,陶曉清更忙碌了。熱愛廣播的她,就像退休的英文單字Retire,換一個輪胎繼續跑,從中廣到台北之音,持續做喜歡的事。她前往加拿大學習自我覺察、關係課程,更積極訂下目標,2010年拿到心理諮商證書,並開設讀書會相關心理主題,邀請朋友來家中讀書會、看電影,熱絡帶領分享。

即使面對乳癌,陶曉清仍不改熱力,加入雲門教室熟年舞蹈、赴日學習黏紙創作,加入癌症病友協會,重新又回到廣播主持節目。獲得2017年廣播金鐘獎終身貢獻獎的她,從不覺得老的可怕,反而覺得更睿智面對生命。「我無法決定未來,但是我可以決定用什麼樣態度面對每一天。」她以過來人的身分,以此激勵自己也激勵大家。

美國退休協會執行長-喬安詹金斯訪台論壇精華報導_img_4

政策與創意注入,創造高齡社會的美好可能

論壇交流由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馮燕主持,她推崇詹金斯的著作,讓人更有行動力去實踐老後的美好生活。新北市衛生局局長林奇宏分享市政經驗,新北市推出「當我們老在一起」計畫,具有雙重意義:一群朋友老是在一起,以及老了還要再一起。他認為高齡政策不只是長照政策,詹金斯已經勾勒了願景。面對未來的百歲人生,應積極設想生命後段的內涵是什麼。特別是建立自我健康管理知識,才能穩健面對高齡挑戰。

中國信託銀行個金營運總處總處長楊淑惠則提出終身學習是廣義的學習,不論素材、隨時都可以進行。分享她48歲進入台大EMBA,同學來自各產業,同學彼此都是知識經驗豐富,能分享討論,也能一起助人、運動。

美國退休協會執行長-喬安詹金斯訪台論壇精華報導_img_5

銀享全球創辦人暨執行長蔡昕伶則分享高齡社會,如何分擔照顧者的壓力?她認為積極為高齡者找到生活的動機,協助受照顧者啟發生活能力,以及創新科技、創新產品的運用與推動,最為關鍵。她分享與史丹佛大學合作設計,透過不同世代的合作,年輕人也能為高齡社會創造非常多的可能。

詹金斯則期許每個人身體力行,扭轉高齡負面觀念,以終身學習不斷吸收新的工作能力,退休後還能創造第二春、第三春的貢獻機會,重新定義工作、教育、高品質生活,不只老得優雅,更能助人共好。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