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榮總證實,罹患腦幹腫瘤的作家李敖,近日因病況轉危,今天上午10點59分安然離世,享壽83歲。
自11月初起,開始投與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況漸為好轉。但今年1月底起,標靶藥效漸失,病況急速惡化,雖肺部感染在投藥後趨穩,然電腦斷層顯現腦瘤病況惡化合併水腦加劇,不幸離世。
李敖在大陸東北出生,早年東北多為關內遷移開拓的漢人,因為生活條件艱苦,養成強悍民風,李敖與其先祖一般,一生敢鬥敢爭,至於所爭所鬥,是否盡如人間是非正邪,那就因人而異了。但凡被李敖纏上,那不是一時半載的紛擾,而是無止盡的文字噩夢,因為李敖會窮盡一切,訓詁考據,引用資料,出版書籍,留下紀錄,這下子,對方就真是百口莫辯了。
年輕時的李敖,為了找工作,敢與中研院院長王士杰爭鬥。王世杰擔任過外交部長與總統府秘書長,外蒙就是在王世杰手上丟失的,王世杰任職中研院時,在國府政壇上已是走下坡,但王世杰與蔣中正、陳誠都有很好交情。李敖與王世杰發生恩怨時,不過是個剛當出社會的年輕小伙子,如何能與往來國府高層密切的王世杰鬥,李敖卻與王世杰糾纏多年,讓王世杰苦不堪言。
李敖這位年輕人竟也出現在王世杰私人日記當中,可見得王世杰對李敖感受有多深,王世杰在1963年9月10日記載,「台大畢業生李敖甚有才華,與胡秋原涉訟(彼此均以誹謗訴由),余頗欲成全李敖學業,勸彼等中止訴訟,但似不能說服胡秋原。」
1967年12月22日,王世杰日記有這樣的記述,「近日李敖等勾結中研院一二不肖職員,刊一單張半月刊,對余攻擊,其所歪曲控制之言,均不值辯駁。李敖經人介紹至中研院史語所,余因該所所長極鄙其品德,未予接受,遂對余怨而銜恨。」
李敖在回憶錄也留下與王世杰的糾紛,起源於梁實秋幫李敖寫信給王世杰與史語所所長李濟介紹工作,梁實秋幫李敖找工作,還是余光中親口告訴李敖。梁實秋沒有幫上忙,李敖因故未能進入中研院工作,從此纏鬥多年,後來更寫書修理王世杰與李濟,偏偏李敖的著作,總是賣得不錯,在大學生之間口耳相傳,尤其這種挑戰學界權威的死纏爛打風格,更讓學生風靡。
李敖與新黨主席郁慕明曾對簿公堂,因為郁慕明擔任發行人的秋海棠雜誌,在1983年刊出一篇文章攻擊李敖,李敖免不了興訟習慣,郁慕明雖然打贏官司,卻怕李敖纏功,選擇與李敖和解,和解條件是郁慕明必須買李敖在林肯大廈的房子,後來台北房地產價格攀高,郁慕明反而因為李敖賣房子小賺一筆。郁慕明是少數被李敖纏上,最後還能賺錢的人。
(本文轉載自2018.3.18「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