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湖不愧舊名「哭泣湖」(kudji),午後時刻常是雨霧縹緲、水氣蒸騰的。雨滴像淚水般滴落在寧靜湖面上,遠處山嵐陣陣升起,把村子襯托得更靜了。
花香、森林、水上草原
東源部落排灣語名為「maljipa(麻里巴)」,日治時期從枋山溪上游移居至此,地下湧泉豐富,以東源湖、水上草原兩大濕地著稱。
部落地勢低窪加上位處恆春半島東北側,近海暖濕的風遇上高聳的山阻擋,凝聚成濃重的水氣,氣候多雨。秋冬落山風強勁,從前居民會在春夏種植水稻維生,為了便於灌溉,在牡丹溪上游興建水閘蓄水,形成東源湖(排灣族語「tjakudji」,水源匯集與湧泉不斷之意),族人暱稱是「祖先眼淚累積而成的湖泊」。1995 年牡丹水庫興建,東源部落成了水源保護區,稻田不得不廢耕,日子久了,荒廢的水田湖泊自然演替成沼澤,居民配合水稻田多元利用計畫,大量種植野薑花、蓮花和高大的桃花心木等,水濱花香甚為迷人,有「台灣最香部落」之稱,成立東源森林遊樂區後,這處僻處東南隅的部落,頓時成了觀光熱點。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