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粄條 客家美食之必要

屏東特刊編輯群
user

屏東特刊編輯群

2018-03-23

瀏覽數 6,650+

限定文章為訂戶專屬,『 訂閱遠見 』將開通無限瀏覽!

粄條 客家美食之必要
 

本文出自屏東 城鄉,風起

客家庄有句俗諺說:「一塊粄,抵三碗飯。」客家人習慣在逢年過節、婚喪喜慶或特定事件場合時打各類的粄,以供祭祀或宴客使用,不同的粄有不同的風味與意涵,十分講究,像是清明節艾粄、過年紅粄、錢粄,新生男丁要打新丁粄,還有當作主食的面帕粄、米篩目等。其中又以做為主食的面帕粄最為普遍,客語「面帕」是「手巾」的意思,由米漿炊熟後成型,形狀像手巾,切成長條就成了粄條,除了一日三餐,也是農忙時的傳統點心,在客家飲食文化中非常具代表性。

屏東8 個客家鄉,從高樹以下幾乎都是沿著185縣道分布,根據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統計,8個客家鄉加起來至少有109 家粄條店。只要是打著「客家美食」招牌,無論是路邊攤、小麵館、專賣店還是萬巒豬腳餐廳,都端得出各家招牌粄條來,有這一味,客家美食才算齊全。

為提升屏東縣內客家地區常民美食面帕粄的人氣與知名度,屏東縣政府於年底舉辦屏東粄條文化節,將粄條產業與音樂、景點等主題結合,要讓更多人透過愛上粄條,進而愛上屏東。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

紙本雜誌 海外訂閱優惠 特價 2,080 元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