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醫學院校長李居仁勉勵學生,精進專業之餘,要注意待人處事之道。比起專業能力,擁有同理心和掌握溝通技巧有時更重要。
我來自雲林鄉下,是家裡最小的孩子。為了念書,母親四處借貸,父母兄姊努力維持家計,讓我格外珍惜讀書學習的機會。放假時,對比同學有許多出遊計畫,我大多選擇返家幫忙。
當時有句俗諺,想賺錢,「第一賣冰,第二做醫生。」為了扭轉家境,大學填志願我選念中山醫學系,期待從醫能讓家庭翻身。
老實說,大學生活給我留下最大的回憶,沒有別的,只有課業的繁重。讀醫學系要念的書很多,很多專業術語要背,有很厚的原文書,從早念到晚,幾乎沒有時間玩社團或打工。
儘管大一念基礎醫學枯燥煩悶,但咬牙苦讀後發現,那時打下的基礎對未來從醫有莫大幫助。回首過往,讓我更加相信,沒有任何的努力和經歷是白費的。
那時候修黃德修老師的病理學,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他對病理學的要求非常嚴格,不會放水,但也從不放棄學生,不及格的同學會被他請到研究室喝黑咖啡,循循善誘。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