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擺脫職訓所刻板印象 技職是孕育新創最棒基地

科大校長這樣說2〉明新科技大學校長 林啟瑞

謝明彧
user

謝明彧

2018-02-23

瀏覽數 8,700+

擺脫職訓所刻板印象 技職是孕育新創最棒基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2018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

明新科技大學校長林啟瑞則認為,「創新」是改變一個產業、也是創造個人事業最重要的機會點,年輕人必須掌握契機。

很多學生選校時,都有「先普大再技職,先公立再私立」的觀念,尤其許多家長,更覺得有國立大學的文憑,以後找工作才容易。

但這是一種「養尊處優」觀念,以前大學是取得高深知識的地方,但現在只要上網,什麼專業知識找不到?當知識上網就有,已不用在圖書館苦讀時,知識不再是重點,能不能透過知識去創造機會,才是求學最重要的事。

所以一個學生適合走哪條路,必須要綜合考量。如果你有研究天分,非常鼓勵你念一般大學,持續鑽研學術;但如果你有雙巧手,那麼,科大才是對你未來更有利的選擇。

困難技術變傻瓜製程,是台灣利基所在

因為「創新」是改變一個產業、也是創造個人事業最重要的機會點。創新,有前後兩大階段,需要不同能力的人。

創新的前段,是技術創新,大學實驗室做的各種研究,就是要發展新技術。創新的後段,則是應用創新,企業要不斷思考怎麼把新技術實務化,改良現有的製程,持續提高效率與良率。

前階段,是大學的工作;後階段,則是技職的強項,也是台灣最有機會做出成果的地方。

很多人對於創新都抱有一個既定印象:以為就是從無到有發明一個東西,但這件事很難,以台灣有限的資源,要做出破天荒的全新技術或產品,更是不容易。但談到製程的改造與精進,卻是台灣最有能力的一塊。就像台灣可能發明不了iPhone,卻擁有iPhone最重要的製造公司。

能夠把原本困難、複雜的技術,變成容易執行、流暢操作的傻瓜製程,是台灣工科最有能力,最擅長的,也是創業成功最有機會的一條路。

技職,就是深耕技術的地方,在學校理解基本的製造原理,並熟悉生產製造的過程,不斷思考如何改良製程中的各種環節,讓生產變得更快、更好、更省力,也就誕生了事業的機會。

技職訓練工作者,培養對未來事業的想像

提到這點,很多人又會有另一個錯誤認知:以為技職體系就是幫企業訓練未來的員工,只是職業訓練所。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這個想法絕對是大錯特錯。理解技術,是應用創新的根本,但不是唯一。技職的實務訓練,是幫學生做好技術深耕,從動手做之中,領悟更好的作法;但學校老師還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訓練,對於未來事業才有想像。

我常問老師:「你覺得學生出來可以做哪些工作?」未來是一個跨域整合時代,老師要許技職學生一個未來想像:「你可以變成什麼不一樣的角色?」以及「你是否能從裡面找到創業可能?」

明新科大著眼於台灣高齡社會的來臨,2001年就全國首創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系。很多學生聽到都直覺地反抗:「我才不要幫人把屎把尿一輩子呢!」但老人服務絕對不只是當看護,如果這是未來台灣最重要的社會趨勢,你能不能做出不一樣的格局?

要把長照變成事業,除了基本的照護基礎外,還得理解相關企劃與經營,怎麼提供服務?年長者與家屬需要什麼?如何收費?有哪些參考範本?

這些都是技職體系老師在技術之外,還要教給學生的知識。

又以數理領域來說,台灣許多成功的科技業和製造業企業主,都是技職體系出身,他們從技術延伸到製程,再延伸到量產、物流、行銷等等實務領域,不斷跨界整合不同領域,最後打造出台灣科技王國。

為什麼要讀技職?因為在這裡,你可以學到扎實技術,也可以學到開創企業的商業基礎,想創立成功事業的學生,希望就在技職。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