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共享經濟百花齊放 知識、人脈也能分享

巨龍的進擊2〉引爆全球最大共享熱潮

邱莉燕
user

邱莉燕

2018-01-30

瀏覽數 12,000+

共享經濟百花齊放 知識、人脈也能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8 / 2月號雜誌 台灣海峽的綠金寶藏

共享經濟喊了不少年,但為何在歐美沒能發展成為成熟市場?反觀中國近五年,不論單車、民宿,甚至到人脈、知識,無不能分享。中國各種普及的大數據,是共享經濟最重要的養分。

全球創新事物一搬到了中國,常會長成令世人瞠目結舌的新面貌。共享,便是最好例證。

剛剛過去的2017年,號稱中國共享經濟的元年,不只大家熟悉的汽車、單車、民宿可以共享,連小到雨傘、服裝、行動電源……,都可以共享。

牽線未婚人脈 也可獲得報酬

霎那間,所有你所觸可即的物品,甚或想不到的無形資源,統統可以共享。甚至籃球、衛生紙與無形的知識、人脈,在大陸均可共享。

大陸共享單車兩大巨頭摩拜單車和ofo的每日總騎行次數,單日已可超過5000萬人次使用,可能比全世界單車加總數量還要多。

除了這兩家,其他共享單車品牌至少還有30個,各大城市地鐵站外的單車顏色一字排開,宛如七色彩虹,紅橙黃綠藍靛紫什麼顏色都有。

甚至連身邊的未婚好友,也能被當成一種資源來共享。令人嘖嘖稱奇的「一號媒婆」是一款以社交軟體為基礎的交友平台,平台上有「媒婆」和「單身」兩種身份。「媒婆」可以將自己的單身好友拉在一起,並為他們的真實身份背書,介紹給單身男女認識。一旦婚戀成功,媒婆就可收取到紅包酬勞。

目前中國大陸毫無疑問已成為全球共享經濟的最大市場。

「我們的同事幾乎全部都有共享自己的房間,」中國第一大共享民宿業者、途家網首席商務官李珍妮笑著說。她2017年加入途家的團隊後搬到北京,便把上海房子掛到途家網上,加入共享行列。

李珍妮強調,途家股東把自己的房子分享出去,初衷並不是以賺錢為目的,更大意義是消化「冗餘資源」,「這對社會的資源力也是一種解放。」

知名大陸趨勢觀察家,知萌諮詢機構創辦人兼CEO肖明超指出,共享的前提是信任,從共享在中國火爆的程度,代表著中國社會信任水準的提高。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近兩年來,大陸就因為共享經濟而產生不少富豪。根據中國艾媒諮詢的預估,2017年大陸共享單車市場便超過了100億人民幣,成長率是735.8%,驚人地快。預測2018年繼續攀升到178.2億元人民幣。

換言之,記者出身的摩拜單車創始人兼總裁胡瑋煒,及90後的ofo創始人兼CEO戴威,各自用了不到兩年,便擁有百億身價。

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最早由美國人發明,荷蘭、紐約皆嘗試過,都沒成功。如今,全球都做不到的共享單車,在中國極為成功,與人口密度高關係密切,也與大數據應用在中國快速普及有關。

共享行動電源 40天吸金56億

空間大數據研究機構、知卓集團董事長陶闖分析,滿大街的共享單車,該投放在哪裡,是根據人流量的變化來安排,哪些場所下班時有哪些人群騎自行車?都是根據數據判斷,再來安排。

共享模式依靠眾多新科技進行管理,在中國也是創舉。

號稱「中國Airbnb」的途家,全球每天可訂售的房源有65萬套,雖然在數量上遜於Airbnb的80餘萬套,但在提供給房東與房客的服務與科技,有些已經超越了Airbnb。

例如途家的房東能免費獲得盜搶險,若民宿裡1萬元人民幣以內的物件受損,皆可獲得賠償。途家配備智能鎖,無論入住或離店,房東都無須與房客交接。

更先進的還有智能溫控和智能煙感器,前者不單單只能調節室內的溫度,還能檢測到在大風大雨的天氣,門窗有沒有關好;後者則可偵測預警房內是否發生火災,若真發生火災,可直接完成報警的任務。

共享在中國正進行著巨大的實驗,這更得力於中國龐大的市場與雄厚的資金做後盾。近幾年來只要打著共享旗幟,初期都很容易融資。以共享行動電源為例,40天便吸金12億元人民幣。

只不過,一窩蜂下,也很難避免泡沫化。近來已陸續傳來中國第三大共享單車的小藍單車瀕臨倒閉、共享租衣App「多啦衣夢」屢傳無法正常使用、共享行動電源企業Hi電停止生產產品、「共享e傘」的30萬把共享雨傘全數有借無還……。

儘管出現淘汰賽,但好的也會留下來。大陸的共享熱潮才剛開始,就已是世界最大!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