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競相加碼圖利誰?討好選民 更應「討好台灣」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18-01-18

瀏覽數 8,750+

競相加碼圖利誰?討好選民 更應「討好台灣」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這次稅改方案的股利所得改革號稱是「史上最複雜」,不僅拉近內外資股利稅率差距,也重新改革所得稅制結構,讓複雜且事倍功半的設算扣抵制終於走入歷史。但朝野協商結果,原本是配套的調高三項綜合所得稅的扣除額,卻反過來喧賓奪主,朝野逕相加碼調高,討好一般民眾。 稅改案不是減稅不好,但該減的要減、不該減的不能減,與其討好選民,更應該「討好台灣」,以台灣經濟稅制長遠發展為主要考慮因素。

立法院昨天進行股利稅改朝野黨團協商,扣除額要加碼多少成為協商焦點之一,不僅在野黨針對扣除額提出加碼版本,連執政黨也不甘示弱配合加碼。朝野競相加碼慷國庫之慨,稅損恐怕將近二百億元。

扣除額調高,所有納稅人統統受惠,尤其今年又是選舉年,沒人願意扮黑臉;但政府除了面臨龐大的人事費、社福等固定支出,還有「前瞻」基礎建設等支出,當稅收減少,政府只能舉更多的債來因應,債留子孫。

首先,因應國際租稅環境變化,美國稅改將增加各國租稅競爭的壓力,可預見各國將朝「降企業稅」方向進行;但我國股利稅改卻反向而行,拉高企業稅及外資稅,雖然營所稅率百分之十七已是世界很低水準,但一下子拉高三個百分點,是否與財政部原本希望建立符合國際潮流且具競爭力的投資所得稅制目標背道而馳?

其次,此次修法讓富人股利所得最高稅率,從百分之四十五降至二十六,衝擊租稅公平。股利分離課稅已讓富人股利所得享優惠,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雇用法,已提供首次核准來台工作的外國特定專業人才租稅優惠,是否要調降綜所稅最高稅率至百分之四十,有商榷空間。

此外,包括時代力量黨團、國民黨團都提出股利所得分級課稅,雖使稅政較複雜,但也需考慮分級課稅在租稅公平及財政收入的功能。

在野黨批評這次稅改圖利富人。政府須考慮每年超過二千億元的預算赤字及五點四兆元的國債,畢竟討好選民容易,財政健全卻是知易行難,朝野都無可推卸責任。

(本文轉載自2018.1.18「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