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樂在學習的屠金琳

馬萱人
user

馬萱人

1996-01-15

瀏覽數 19,750+

樂在學習的屠金琳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6 / 2月號雜誌 第116期遠見雜誌

我四十歲才到美國念碩士,那時候我兒子念高三。很多人問我,真能在這時候離開他嗎?我的答案是,十幾年來我努力培養他自主的讀書精神,如果只因為一年不在身邊,他就變樣,那我豈不是對不起自己,對兒子也太沒有信心了。如果有這樣的結果,更需要改變。因此,我仍然去學了一直想學的「人力資源發展」,而我的兒子也考上了國立大學。

很多中年人不想多談生涯規畫,從來不覺得有能力改變,也害怕改變。一般上班族想要求變,當然會遇到困難,不過,transition(轉型)雖然不能拿魔杖一點就成,但卻可以經由學習達成目標。人到中年,可以站在既有基礎上改變,而不必全盤否定過去的經驗。

其實,中年是很美的年紀,這時候可以對照來時路,把人生做一番整合。我的建議是,到了這個年紀,不妨找個時間安靜思考人生目標,想想過去學到些什麼。這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人面對自己時心情複雜、缺乏耐性,覺得「我」有什麼好研究,但是這些動作可以讓自己知道是否偏離軌道。我則在回國以後,每年一次跑到陽明山上,花上三天時間來釐清或修正目標。

中年進修是可以做的事,這不一定要拿學位。舉一個我念研究所時的例子,有一位教授非常嚴格,很會當人。我選擇的報告題目,是彼得.聖吉當時剛出版的「第五項修練」,我認為這是企業管理的末來趨勢,雖然要閱讀這麼厚又艱深的英文書,對一位有成績壓力的外國學生而言,有點自討苦吃。

不過,我想想自己到了這個年紀再來學習,就不要太關心分數;要關心的是學到真正有用的東西,並且充分藉此機會,試驗「學習如何學習」是怎麼一回事。因此,我放下被當的壓力,嘗試十種方法(例如「跳躍式思考」、「請教式對談」)去學習,把焦點放在學習過程中的研究與思考。結果呢,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根據我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經驗,如果工作缺少自己認同的價值觀,不出三五年就會遇上「中年危險期」,陷入進退維谷的狀況中。這「危險期」和生理年齡無關,而和工作年齡有關。有人開玩笑地說,只要在危險期前跳開這份工作;就永遠不會遇上它。這不是辦法,很多人在中年時疏於自我整理,以至於老年時趨於退縮,成為不受歡迎的人。我自已的經驗是,運用生涯規畫,找到自己的工作價值觀之後,努力的方向就清楚了。對自已喜歡的事、認為有意義的事,永遠沒有「退休」這兩個字。我很高興自己走在邁向目標的途中。

(孫秀惠、馬萱人採訪,馬萱人整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