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文縮寫的引伸
英文名稱的縮寫,常常稍經「竄改」會出現幽默、挖苦或者傳神的效果。
名牌汽車BMW,早就變成贈送者的弦外之音;Be My Wife(嫁給我)。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英文縮寫是NATO。一度盛傳「我們已經變成其榮譽會員」,乍聽之下,大吃一驚。原來,這一縮寫改成了No Action Talking Only(祇說不做)。
「中華民國」的英文縮寫當然是ROC(Republic of China)。這個稱呼在這幾年中也迭有波折。
在股票狂飆,地價飛漲的金錢遊戲後,台灣被西方媒體描述成「貪婪之島」及「賭博之國」(Republic of casino)。
(二)拉賓與盧泰愚
當時李國鼎先生在「天下文化」舉辦的一次茶會中,沈痛地指出:全國上下應當虛心檢討,一起來把「賭博之國」提升為「文化之國」(Republic of Culture)。
可惜李資政的呼籲未見實效。這樣的提升必須要有一個先決條件:上層權力結構的個人,其心態要乾淨、其行為要乾淨、其政策要乾淨。
在法治社會,主政者只要道德上有錯失,或觸犯法令,就必然面臨三種可能(1)引咎辭職;(2)選民唾棄;(3)鋃鐺入獄。
受人推崇剛被暗殺的拉賓總理,十八年前曾因他與夫人有外幣存款(違反當時法令,而存款據傳不到一千美金)而黯然自總理職位下台;前韓國總統盧泰愚任內官商勾結的巨額獻金,已引起漢城空前政治風暴,更可為當前政治人物之殷鑑。
(三)混亂之國
立委選舉剛過的台灣,又進入總統直選的另一激情。讓我對這幾組總統候選人提供一個概括性的建議:他們應當具體的告訴選民,要用什麼政策以及什麼方法,把中華民國,由當前的「混亂之國」(Republic of Confusion)帶領到「良心之國」(Republic of Conscience)。
當前台灣社會的「混亂」是全面的。有形的混亂如:治安惡化,信用機構擠兌,冒領偽造接二連三,重大工程延誤,選舉舞弊宣判一再令人困惑,監察委員對重要人物行為之偏失袖手旁觀;無形的混亂更觸目驚心,從國家認同的混亂到不計財政後果的利多消息。
民主政治在台灣的實況,提供了西方學者一個深思的課題;人民再也沒有批評的恐懼,但隨之而來的抹黑、污衊、造謠,對當事者是無可彌補的不公平,對難於分辨真偽的投票者也產生誤導。為了要贏得選票,在有權勢的人運作下,不少媒體之被壟斷,金融政策之失去公正性,國家資源之被濫用,已引起各界的批判。這使我完全同意戈巴契夫的話:「政治沒有道德,就會變成威權及獨裁。」
台灣有民主的表象(投票),但還沒有民主的實質(公平)。台灣的大黨有權勢的軀殼,缺乏道德的靈魂;為了尋求選舉勝利,幾乎不顧是非標準。他們堅信:祇要當選,就有權勢;一有權勢,就可分配經濟利益。這即是一些非正派商人這麼熱中於獻金助選。這種政商的相互利用,就變成了利益輸送以及社會亂象的源頭。
當前這個「混亂之國」,實在是由於領導階層對自己以及對支持他們的人缺少道德的要求。要改變這個大逆流,只有訴諸於良心--競選者的良心以及選民的良心。
(四)良心之國
有政治良心者,即講是非、黑白;即講公平、正義;即使求勝利,也一定講手段。亦即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良心治國者,落實到台灣社會,必會以廉能治國;必會以公平對待各族;必會割斷與金權的利益輸送及黑道的瓜葛;必會以果斷之心,重建公權力與社會紀律;必會以同胞之愛,拓展兩岸關係。
有良心的選民,就如「遠見」雜誌所提倡的新台灣人,熱愛台灣,認同台灣。不再受歷史悲情左右,不再受省籍情結影響,以理性的判斷,前瞻的眼光,對總統候選人,做下最公正的選擇。
這一項選擇,正就決定今後四年的中華民國到底是「混亂之國」,還是「良心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