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亞洲競建超高樓

孫秀惠
user

孫秀惠

1995-12-15

瀏覽數 13,000+

亞洲競建超高樓
 

本文出自 1996 / 1月號雜誌 第115期遠見雜誌

聖經上記載了人類建造通天高塔的野心,也就是傳話至今的巴別塔。其實,巴別塔的故事不止在古代,也出現在今天的亞洲。

馬來西亞就是一例。今日,步行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黃金三角商業圈內的旅客,不再只是被兩旁的精品店所吸引;就在商圈不遠處,兩棟巍巍聳立,施工中的巨樓,彷彿童話傑克撒下的豆子,正以每四天一個樓層的速度,快速地往上伸展,從各個方向截取眾人的目光。

這是馬來西亞的新驕傲--「守護神」雙峰大樓。再過半年多,它們將拔出地面近半公里,比美國芝加哥市四四三公尺高的席爾斯大樓還高出七公尺,成為世界高樓之冠。

不過,「守護神」天字第一號的桂冠,恐怕只能維持一年多,因為到了一九九七年,另一棟更高的巨塔將在中國四川省的重慶站起來。(如圖示)

事實土,吉隆坡與重慶只是九0年代亞洲巴別塔建造熱潮的兩個現在進行式。在此之前,東亞與東南亞地圖上已經於兩、三年內錯落了許多令人抬望眼而目不能企的超高樓。

九二年時,香港灣仔聳立起高三一0公尺的中環廣場大樓;九三年的新加坡有二八0公尺高的UOB摩天廣場,日本橫濱有二九六公尺的地標塔樓;今年五月落成於上海市的東方明珠電視塔,上層的球型塔體高二六三公尺,若再加上發射天線的桅桿長度,則高達四六八公尺;而吉隆坡另一棟摩天大樓的高度亦不遑多讓 --即將落成的「吉隆坡塔」高度超過四二0公尺……。

下金蛋的母雞 

公元兩千年前,亞洲可能還會有近十棟摩天建築出現,每一棟都是超過九十層的龐然大物。

當年美國經濟起飛之後,從一九三一年的帝國大廈開始,一棟比一棟高的地標相繼出現,成了美國國力的最佳代言人。如今亞洲節節堆高的天廈,也正與這個地區直線上升的經濟力亦步亦趨。

過去五年經濟成長率平均八.八%的馬來西亞,已經成為亞洲第五條小龍,今年的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估計將是亞洲之冠;新加坡是亞洲一年四三00億美元交易額的金融中心,去年經濟成長率超過一0%;而中國大陸則在十年內將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天空線的高低,成為各個亞洲國家與城市展現自我的代表。

「這是個創造形象的好機會,」明年即將進駐守護神大樓的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的一名發言人表示,「它將會將吉隆坡放進世界級的政經地圖。」

馬哈迪總統和智囊們的「二0二0年宏願」,要把馬來西亞在下個世紀推向高度開發國家,誇張式的建築,成了凸顯目標的方式之一。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這樣的想法當然不只出現在吉隆坡。

中國各大城市在這兩年對於超高層大樓的雄心,也已經從爭亞洲第一,進展到想與全球一較長短。從廣州新市鎮天河區的「中天廣場」,到北京市去年提出與美國芝加哥市政府聯合策畫,在這歷史皇城建造一座六百公尺大樓,以至於上海的經貿大樓等,無一不是趕上這波巴別塔建造熱。

「搞一個面向世界的中心。」這是上海市副市長在接受訪問時的說法。

對於這許多正在起飛中的城市而言,超高大樓帶來的也不只是形象,許多時候更是經濟的利益。

以上海的東方明珠電視塔為例,這個投資了二十億人民幣的建築物,在第一期工程完工,電視塔座下的遊樂場與塔座上兩個球體內的各樣百貨、遊樂設施,每天帶來了四十幾萬人民幣的營收,簡直就像隻會下金蛋的母雞,很快就能回收成本,坐享淨利。

「亞洲的超高大樓都出現在未來人口上千萬的超級大城市,這些天廈就像小型的商業城市,對都市及周圍鄉鎮的人口有絕大吸引力。」一名參與浦東開發的英籍建築師史立克指出。

超高樓,新氣象 

巴別塔的出現,代表了亞洲新興城市崛起的力量,也反映了老都會更新的企圖。後者的代表就是日本東京。

東京作為二十世紀亞洲城市之首將近半世紀,如今在不景氣之餘,面對下一個世紀的競爭,亟思公元兩千年之前,領先享倫塑造出一個二十一世紀都會的新貌。

日本人的新世紀藍圖,繪製在東京灣附近一片尚未完全開發的海埔新生地,計畫在其中創造出新東京。目前已經魏然而立的地標大廈,是藍圖裡的第一件完成作品。有人形容地標大廈從一樓直升六十九樓(樓高七十層),只需耗費四十秒的超快速電梯,「重新恢復了日本人對於下個世紀競爭力的信心」。 

每一家日本重要的建築營造公司,對這片地區都有他們的遠景,而且都呈現「走高」的趨勢,建築格式也一棟比一棟前衛。其中犖犖大者如近一公里高的「千禧年」大樓和DIB摩天樓,現在都已經進人細部的紙上作業。由於道些大樓實在太高了,規畫中還包括在建築的高部製造人工氣壓,避免生活於其中的人得了高山症。

儘管目前經濟情勢尚未走出谷底;儘管打先鋒的地標大廈空屋率高達四0%,日本人仍然勇往直前,想藉這些帶著幻想式的建築來打造新的東京氣象。

「當土地資源不足、自然環境破壞愈形厲害時,超級摩天城市將會是下個世紀人類重要的選擇。」參與規畫千禧年大樓的日本建築師美洋智郎有他的看法,「這絕不僅是幻想,而是日本可以在下個世紀於技術和觀念帶領全球的方式之一。」包括防震、防風等建築技術,都將因著超高摩天城,而面臨改寫。日本人則將此視為下個世紀另一項新商機,加快腳步研發。

無論亞洲如何起高樓、為何起高樓,有機會在下個世紀目睹各大城市超高天廈連雲疊起的人,可能現在就可以考慮;萬一停電,是否願意走一公里,從雲端下到地面?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