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杯名為家鄉的酸梅湯,愈喝到杯底滋味愈濃,有時不小心晃動,就思緒遠颺。
國道三號中興交流道下,駛進省府路,一旁的椰林大道筆直挺立,好似駐兵列隊歡迎,通過中興新村牌樓,繞過大鐘圓環,這裡曾是臺灣省政府所在地,隨著政治更迭,繁華落盡,如今,城市花園的真淳風華,就在這片自然、人文薈萃的景觀中展現。
視覺》綠色隧道白建築 文獻三館氣派恢弘
綠,是中興新村映入眼簾的第一印象。中興新村是一九五七年仿英國新市鎮設計理念規劃成辦公、住宅合一的田園式行政社區,錯落的前庭後院,優雅的街道規劃,處處可見公園綠地,隨處抬頭,都可以見到榕樹、樟樹、菩提等樹木搭出的漫天綠意,陽光透過枝椏灑落在林蔭大道上,在綠色隧道中漫步或騎單車,舒暢自在。
白,是中興新村建築的基調。四平八穩的圓環大鐘、英氣勃勃的臺灣省政府大樓、巴洛克式建築的中興會堂等,白色系外觀展現寬宏氣度,遠眺近望,雪白得讓人驚嘆,彷彿用純白的美好,將歷史紛擾的駁雜都包容了進來。
台灣歷史文化園區文獻三館的建築氣派恢弘,「史蹟大樓」採中國北方宮殿式外型設計;居中的「文物大樓」是棟仿歐洲文藝復興式的建築,站在挑高的大廳,抬頭可見由幾何圖形及鮮豔色彩組成的圓頂式天花板;右側的「文獻大樓」藏有日治時期的台灣檔案,導覽解說得深入精采。凝望文獻三館,彷彿上了一堂中西建築學,百年歷史縱橫過往,凝結在此時此刻。
嗅覺》椰林大道荷花香 虎山步道森呼吸
高挺筆直的椰林大道是中興新村的門面,守護著中興新村六十載的風華歲月,無論時局如何變遷,椰林依舊挺立,襯著藍天白雲,過往政治風雲的翻騰,在此都雲淡風輕。
人面不知何處去,仍然駐守在此的,還有省政府疏遷至此即闢設、每年初夏時節,椰林大道兩旁年年盛開的一畦荷花。
翠綠荷葉在池中錯落疏朗,大賀蓮品種的深粉色花瓣嬌嫩清艷,有含苞有盛放,皆散發淡雅清香,荷花池佔地雖僅零點五公頃,但花苞的繁密度高,多少攝影愛好者尋香而來,在池畔靜靜守候,只為留下綻放的芳姿。如果想來趟舒心的旅行,找間景觀餐廳與滿池夏荷消磨一下午,順著微風吹來淡淡荷香,沁入心脾,夏天的燥熱,就在荷香微風中舒爽許多。
到中興新村能享受荷花的靜美,也能感受動態的汗水淋漓。踏上虎山健康步道,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森林芬多精的療癒。當地人喜歡清晨一早上山,隨著步道而上,大口深呼吸,讓芬多精填滿胸臆,生活鬱結隨汗水排出,心跳貼近土地脈動,抵達山頂,登高望遠,俯瞰南投、八卦山脈,初晨的山色美景,盡收眼底。
味覺》來中興,吃一頓濃濃外省味的早餐
師傅的巧手,將中興新村歲月風華揉進麵糰香,熬進茶湯,脣齒間的滋味,成了遊子心底眷戀的鄉愁。
第三市場的外省味早餐如今仍飄香不輟。「黑狗兄早餐」的鹹酥餅遠近馳名,餅皮稍厚、口感扎實,鹹香的滋味,讓許多老顧客一吃上癮。光明市場的「希谷早餐」,燒餅油條現做現賣,燒餅烤得噴香爽脆,一口咬下,層層酥香,再啜一口香醇濃郁的現磨豆漿,為一日初始暖熱開機。第三市場裡的「黃媽媽小籠包」,用餐時刻總是擠滿人,這裡的小籠包麵皮厚實有嚼勁,蔥肉內餡飽滿,麵皮香中和了肉餡的膩味,比例完美,要是佐一碟辣椒醬油蘸著吃,更能吃出道地外省的鮮辣滋味。
心覺》麵點與酸梅湯,中興人的相思味
對許多南投人而言,中興新村,代表著家庭歡聚的美好記憶。
童年時的週末,大都是在中興新村的大草坪度過的,全家人在親情公園的草地放風箏、擲飛盤、吹泡泡;到兒童樂園盪鞦韆、搖搖馬、捉迷藏。
臨到中午時分,一家大小即默契前往中興市場的麵館飽餐一頓。麵館都是老字號了 ──四、五十年歷史的「老胡麵館」,Q彈的腱子肉燉煮成的紅燒牛肉麵是一大招牌,滷味小菜更是一絕,海帶、花生、豬耳朵、小黃瓜不必加醬油,只要丁點香油或麻油就很夠味,標準的眷村口味。﹁老夫子牛肉麵店﹂的手工麵條浸入以洋蔥、蔬菜、牛大骨燉煮的牛肉湯,真材實料,饕客絡繹不絕。梅園的牛肉餡餅是必點品項,煎至焦香的手擀餅皮包裹著飽滿的餡料,得用湯匙接著才一口咬下,微燙的牛肉湯汁溢出,和著清爽綿密的小米粥吃,非常滿足。
飯後,來杯冰涼的桂花酸梅湯,伴隨午後的微風漫步,解渴也解饞。「王品桂花酸梅湯」是中興新村頗富盛名的冷飲店,以酸梅、甘草、仙楂熬煮而成的酸梅湯,香醇又有酸勁,生津止渴,鼻尖更有微微桂花香氣,是別處喝不到的濃厚滋味,也是旅居他鄉的中興人,每當說起家鄉的酸梅湯,嘴裡總會勾起一股伴隨唾液湧現的酸甘味。那股酸甘味,是心靈底層最深的沉澱,愈喝到杯底滋味愈濃,若不小心晃動,就思緒遠颺。
走一趟中興新村,尋一份美好記憶的思鄉輿圖,嚐一口歷史風華的人生況味,讓視覺、嗅覺、味覺及心覺構築旅行深度,讓歷史、人文、自然的底蘊豐厚旅人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