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Netflix上獨家發行的電影《玉子》,由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這部歷時超過7年的嘔心瀝血之作,探討地球糧食危機之問題與物種侵害、動物保育的嚴重性,引發全球觀眾省思,藉由韓國小女孩美子與神豬「玉子」之間的情感,勾勒出觀眾那內心底層的悸動。
故事描述,在糧食短缺的世代,跨國企業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獨特動物「玉子」,藉由牠低碳、低汙染、低消耗的特性,意圖使其成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和糧食來源,期待改變糧食短缺的窘境。
不過,有一天,集團突然來到韓國鄉間,決意將一隻名叫「玉子」的巨大變種豬帶走,年輕女孩美子如何排除萬難來保護她最好的朋友,使它免受勢力龐大的跨國集團綁架?一連串的冒險犯難,勾勒出人們心中義無反顧的決心。
動物個性塑造的成功,成了全片一開始就受歡迎的一大關鍵,「玉子」順利勾起人們對於動物的同情、對於世間物種的友善,牠的與世無爭和溫馴成了諷刺人類的對比──那麼樣的龐然大物都能友善對地球,渺小的人類,為什麼還有權力肆無忌憚?
導演奉俊昊在接受《遠見》訪問時表示,這部電影的誕生其實是始於「玉子」的臉龐,「我偶然在開車的時候,靈光一閃的想法突然出現在腦海中,我想像如果有一頭豬出現在首爾街頭漫遊,和遠方的現代建築物成了強烈對比,那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衝突和視覺呈現。也因此讓我開啟了製作這部電影的初衷。」
奉俊昊舉例,「玉子」之龐大身形令他想起了食品業,在食品工業中,尺寸更大意味著更多元的可銷售性,這在許多基因改造和GM鮭魚中顯而易見,「因此,我認為一家跨國食品公司一定和環境與利益跳脫不了關係,思考背後的動物保育和人性議題,是個引發共鳴的契機。」
他還提到,之所以想拍這部電影的最大原因:「我想要讓觀眾感到不適。」
「對於動物,人們應該通常有兩種分類,一種是把動物當成寵物,以愛和家庭作為考量;另一種,是把動物當食物,我們每天吃的肉類都在超級市場分裝配送。」
奉俊昊說,你可能滿心呵護著你手中的狗兒,然後卻在市場中挑選牛肉、豬肉,「我們手中的寵物和嘴吃的肉都是『相同』的肉,但我們卻選擇分開牠們。」導演希望透過這樣畫下『心理邊界線』的方式,讓人們去省思:只有寵物的生命,才是值得尊重的生命嗎?
他強調,「這部電影模糊了『心理邊界線』的力道,為不得不思考的觀眾造成不適,這是現實,卻也是很多人忽略的關鍵。」
這齣劇情片將會緊隨美佳的跨國歷險,為觀眾呈現一個在女孩眼前展開的新視野: 一個關於基因改造食品、全球化、生態恐怖主義,以及人類沉迷於形象、品牌和自我宣傳的殘酷現實。
全片不論是動作場面或議題探討都拿捏地十分恰當,特別是女孩的真誠與商人唯利是圖的殘酷對比,是部看了會令人餘韻猶存的大作--人類永遠都比你想像的還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