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做好退休前準備 自學四招存夠老本

2017退休專欄系列六

林讓均
user

林讓均

2017-08-30

瀏覽數 14,950+

做好退休前準備 自學四招存夠老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7 / 9月號雜誌 台灣文創西進 築夢1000個小鎮

6月底,立法院在臨時院會一口氣三讀通過三大年金改革法案,包括《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與《政務人員退職撫卹條例》。

新法將在明年7月1日生效。

影響所及,公、教人員18%優存利率將在生效日的兩年半後歸零,所得替代率也分十年逐步調降,不過,仍訂有保障金額3萬2160元的「樓地板條款」。

而下一個年金改革的對象,則是軍人與勞工族群。

儘管「多繳、少領、延後退」的年改原則可讓退休基金延後破產,但是,磨刀霍霍的改革氛圍,仍讓退休族群感到恐慌,擔心年金無法支撐退休生活。

「愈來愈多國家進行年金改革,以降低政府財政負擔,民眾應該學著自己規劃退休理財!」鑽研各國退休制度的施羅德投資集團退休新制全球團隊最高主管萊斯禮(Lesley-Ann Morgan)表示,雖然各國國情不盡相同,但「退休前的財務準備不足」卻是大家普遍都會犯下的錯。

而之所以準備不足,是因為人生漫漫、總是有更急迫的目標,使得「退休」這件事,永遠排不上優先處理的清單。

萊斯禮觀察,例如,很多年輕家庭容易把「買房子」列為頭號投資目標,把所有積蓄投到房產,這樣一來是把錢重壓在單一資產;二來,也無法早早開始退休儲蓄。

為了解決這樣的難題,今年4月,英國推出終身個人儲蓄帳戶制度(LISA),針對40歲以下的民眾,民眾最多可撥入4000英鎊,政府會貼補1000英鎊,等於讓資產增加25%。

該帳戶有兩大提領理由,一個是作為買第一棟房的基金,另一個則是等到60歲之後提做退休金,「金額不大,但英國以此制度來刺激人們將『退休』納入理財規劃中!」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原則1〉儘早為退休儲蓄

那麼,退休理財規劃要把握哪些原則?「首先,就是存愈多愈好,而且要養成固定儲蓄的習慣!」萊斯禮口氣急切表示,投資有助於退休理財,但退休可不能全都仰賴投資,因為投資有其風險。所以,最好是努力增加儲蓄水位,而定期提撥資金到退休帳戶中就是根本之道。

原則2〉長期投資

第二,建立長期投資的紀律。以台灣來說,投資人經常喜歡短線進出,容易導致追高殺低,建議以長期、定期的投資紀律,來累積投資勝率。

原則3〉適量提高投資額度

第三,退休資產也需要「成長」。她表示,許多人希望退休投資能保本,因此把絕大部分的資產放在保守型投資中,例如重壓債券以尋求固定收益。但過於保守的投資卻不敵「長壽風險」、有資金用罄之虞,「退休資產還是得適量布局成長性標的,在有風險控管的狀況下,擴大資產規模!」

原則4〉分散風險

最後,投資標的要多元。萊斯禮表示,近年市場劇烈波動,還是老話一句:「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而除了靠理財工具來達成分散配置,還得慎選專業的理財團隊。

「建立正確的投資心態與紀律,就不怕『黑天鵝』或『灰犀牛』!」她提醒,唯有儘早準備退休財務,民眾才能從容演出人生的最後一段精采。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