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拿著平板電腦、玩著AR遊戲,還會拍攝微電影,這不是電影《阿凡達》製作團隊,而是臺北市永春、中崙、百齡高中對於108課綱所設計的創新課程。此外,臺北市教育局推動數位學習,推動「高中領先與前瞻計畫」幫助學校創新;也建置「臺北酷課雲」透過5,788千支教學影片、4萬多題公開試題、逾30萬本電子書等閱讀資源以及教師錄製的教學影片,讓學習資源無所不在。
永春高中 Maker教學動手動腦
動手解決問題就是創客精神,而永春高中數位學習實驗班就是以創客為主體的教學方式,課堂中使用數位載具輔助教學、數位應用課程提升軟硬體能力,還有數位閱讀課程,培養學生快速過濾網路搜索後資訊,並針對資料分析。除了電腦能力數位外,還融入Maker自造教育及微電影拍攝等,讓學生藉由確實地「動手」、「動腦」及溝通合作,獲得21世紀的關鍵核心「5C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複雜問題解決能力、獨立思辨能力創造力,而且數位學習實驗班上下學期各舉辦一場作品成果發表會,同時展映微電影作品,學校師長及觀展來賓都非常驚艷。
中崙高中 AR教學解釋地形
將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應用在地理教育的中崙高中,設計出「繽紛的地形」課程,利用AR特性將虛擬資訊疊加到現實世界,讓平常教學刻板抽象知識,變成生動活潑的形象。中崙高中地理科老師高天威與生活科技科老師許哲偉,以創客精神結合開源軟體、3D攝影機、投影機以及水泥砂,組成了AR地理砂箱,數百萬年甚至數億年成形的地貌,數分鐘即栩栩如生的在學生眼前成型,還能呈現土石流、冰河、火山岩漿泛流型態,增進學習動機與互動性,且強化地理地形知識。
百齡高中 動手實作結合平板
百齡高中開設「科學探究與實作」課程,以動手實作科學為主軸,以翻轉學習為策略,所有的學習歷程都呈現在雲端,靈活結合平板電腦等數位資訊科技,學生們參與「臺北科學日」,以中英文解說「蝴蝶仿生」, 百齡高中學生冠霓說:「多元選修課帶著大家玩出科學興趣,加上學習應用新科技,未來我將朝著科學路前進!」老師湯慧娟也表示:「孩子們的動力都起來了,動手實作是王道課程。」這樣的課程,體現12年國教「自發、互動、共好」的核心理念。
臺北市教育局長曾燦金表示:「現在的學生未來都是數位公民,老師的教學模式必須改變。」面對108課綱的新形態,臺北市教育局鼓勵教師運用資訊科技創新教學,也支持學校發展各種特色課程,而未來更將成立網路實驗學校,讓學生的學習不受時間跟空間限制,打造資源零限制,讓孩子成為未來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