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感覺用事

蕭富元
user

蕭富元

1995-05-15

瀏覽數 16,250+

感覺用事
 

本文出自 1995 / 6月號雜誌 第108期遠見雜誌

當前企業主管最擔憂的是什麼?財務,也許;景氣,也沒錯;但若要老闆票選,企業裡的風雲頭痛人物可能就是新人類員工。

「這些,新人類」是中生代主管聚會時離不開的話題,大家經常還會互相交換「頭痛」心得。管理價值觀和他們截然不同的新人類,是嬰兒潮主管從沒有碰過的經驗。

不為幾萬塊忍辱

大半企業主多有這樣感覺,新人類來應徵工作,臉不紅氣不喘地問一堆過去他們不好意思談的薪水、休假等自身福利。對新人類,薪資高低彷彿就代表社會身分、成功與否,至於工作能否學習、發展,就不那麼在乎。

不管上一代怎麼看,新夥計自有一套工作價值,對事業的期許也和上司不盡相符,更不覺得自己是把工作當賺錢機器。據本刊對新人類所做的調查顯示,有四成以上的新人類認為工作本身可以實現自我,僅有一成二的人把它當作賺錢工具。(見一四七頁表一)

不願把工作看成是養家活口的安穩收入,他們重視工作的性質、感覺,不肯「為五斗米折腰」,「不愉快就不要做,何必為幾萬塊忍辱偷生?」在貿易公司擔任會計工作、二十五歲的翁小姐甩著長髮說地說,工作最重要的是快快樂樂,絕對不能勉強自己。

相對於守在一家公司、過朝九晚五生活的一代,新人類對工作要求也呈現自由多變的傾向。開個人工作室,出外闖蕩不受雇於人,工作時間富彈性、無工時壓力,是新人類追求的終極目標。

二十四歲的吳啟明(化名)曾受高薪誘惑,以一天四千元的工資搬過貨櫃,「做一天我就受不了,工作不能出賣自己。」他於是放棄,改行彈性較高的保險業。「我還是受不了在公同裡爭人事、搶位子、畫小圈圈。」吳啟明做了一個月又辭職,和朋友合夥開咖啡店,他對沒有老闆盯、時間可自由調整的現職非常滿意,「況且,收入又不會因為工作時間有彈性而變少」。

即使是自己當家作主,部分新人類還是覺得個人工作室已經不新鮮了,「現在最「炫」的是策略團體。」日前在新黨擔任專職義工的田啟新喜孜孜地說,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團隊運作的方式,取代公司型態,接case(個案)、包工程。他打算和朋友合夥組一個團隊,專辦活動,收門票、賣紀念品、設計旅遊路線賺錢,「策略團體賣的是創意。」言談中仍流露出天真樂觀的田啟新得意地說。

新人類最叫上一代百思不解的就是這種獨尊自由,不按牌理出牌的做事性格。

一位公司主管感歎,從前公司找櫃台接待員都會有好幾個高校生搶著應徵,但現在櫃台位子卻一直懸缺,他公司櫃台不久前請辭,打算換到KTV當領檯,說是不願待在高雅舒適的辦公室,寧願要到五光十色的娛樂場所去見見世面。

新人類工作個性化、自由化的趨勢,讓企業主憂心如焚,認為這是經濟發展一大隱憂。台灣卜蜂公司副總裁.劉汝謙警告,未來企業、社會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年輕人不能像上一代那樣吃苦耐勞,創造快速的成長。

「見大人則藐之」

新人類則對這種不能吃苦、貪圖享子受不能委以重任的評語頗為不平。他們自信已經很投入工作,只要值得,他們照樣可以不吃不睡,「但這不是為了公司,而是為我自己,以後履歷表會好看一點。」在資訊公司任職的林姓工程師不諱言。

趨勢專家詹宏志認為,新人類出現使得傳統工作倫理解體,讓過去的組織理論失靈,並改寫了忠誠度的定義。自嘲是山頂洞人的台灣美國電話電報集團人力資源處長王冠軍也比較,中生代主管很少是為個人奮鬥,多半心中只有公司理想,但新人類卻腦中有個人、心中無公司,工作是求自我實現,而不只是為了滿足組織整體需要。

「我們工作是給老闆機會幫他打拚,不是老闆給我們一個機會。」任職濱江花市企畫、二十八歲的許恆明自信滿滿地說。

「我不可能一直窩在一個公司,我要自己出去闖,在一個地方待太久我會受不了。」吳啟明不否認他騎驢找馬的工作心態,「難道追求更好的工作也有錯?」他反駁上司曾對他「對公司不忠、沒有定性」的指控,他強調,只要把份內工作做好,就算對公司盡忠。

儘管中生代指證歷歷,但新人類卻不一定就像他們想的那樣「不忠不義、見異思遷」。據本刊調查結果,五成以上的受訪新人類認為健康的工作態度是偶爾換換工作,想一直留在一家公司工作的也有三成七,認為應該經常換工作的只有二%。(見一四七頁表二)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因工作價值觀相異引爆的衝突,展現在辦公室裡新舊人類相互適應的困境。

新人類並不見得服從傳統上尊下卑的工作倫理,從前主管是年輕員工學習的典範,而現在卻是「觀察、挑戰」的對象。

一個在大型橡膠公司任職的新人類揮著雙手、斜著眼睛高聲說,他經常觀察公司四十幾歲的主管,「看他憑什麼帶我?他有什麼條件?我有沒有可能取代他?」他覺得對電腦、行銷概念一竅不通的經理,也不怎麼樣,能力「soso」(普通、平平),卻是他往上爬的最大阻力。年薪已有一百三十萬、二十七歲的他大剌剌地說,將來去應徵新工作時會覺得自己「很跩」,慢慢有「見大人而藐之」的心態。

「和上一代,我們是龜兔賽跑,我這隻兔子是不睡覺的。」一位二十五歲的電腦工程師說得義憤填膺,被主管批評他工作不積極後,他氣呼呼拚了命加班,工作進度超前,衝勁十足也讓主管嚇一跳。

面對攻擊性強的新人類,嬰兒潮主管不太知道該如何溝通、共事,甚至覺得如芒刺在背。

「我覺得好像隨時都會被他們拿刀子搓掉。」一位四十歲中層主管感歎,他對好犯上的新人類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一方面希望恃才傲物的年輕下屬作出成績,好對公司交代,但內心深處又怕自己因而被「篡權幹掉」。

重視被肯定

新人類想挑戰堵住升遷路的上司,而主管對新人類表現出來的夸夸自信也深表懷疑,認為他們還沒有自我充實、展現實力,就目中無人,稍被批評就暴跳如雷,不懂虛心學習,態度傲慢。

一位貿易公司經理人在面試新人類職員時,但見對方意氣風發,對工作、公司現況侃侃而談,一付不可一世的樣子,最後這位企管系剛畢業的年輕人主動開口問他:「以我的條件,我想我的薪水起碼有十萬。」自言見過無數世面的四十五歲經理人不由得瞠目結舌、心驚肉跳,他原本以為頂多三萬五就夠「擺平他了」。

台灣智商市場研究公司總經理劉慶鐘剖析,新人類企圖心強,勇於爭取自己的福利,動輒以辭職威脅加薪、升遷。一些年輕員工甚至專業知識還懵懵懂懂,就「一招半式闖江湖」,跳出來自已開業。因此,企業每兩三年就有人員流動的現象。

「動不動和你談判,人不爽就走路,這樣誰願意培訓人才?」一家廣告公司老闆談到新人類就頻頻搖頭。

新人類自信他們並不完全以錢論英雄,他們想追求的也和上代一樣,是工作成就感,且更注重主管的肯定,上司重視與否隨時牽引新人類的「奇濛子」(心情)。

二十四歲的田啟新指出,如果他的想法被老闆認同,並得到賞識,他會感念這份知遇之恩,咬牙做下去,但如果老闆不好,「我連幹都不想幹,除非錢很多,我才會忍辱負重。」他激動地說。「如果老闆是諸葛亮,我和他一起衝;如果他是阿斗,拜託喔!」瘦小自信的許恆明堅定地說。

退伍後就一直擔任現任台北市長陳水扁左右手的台北市新聞處長羅文嘉也體會到,陳水扁之所以能吸引許多年輕新人類投效其下為他賣命,就因為他大膽啟用新人類,並且給他其他中生代政治人物不能給的信任。「我們在乎的不是錢,而是能一展長才、放手一搏。」二十九歲的羅文嘉坦陳。

衝擊管理策略

新人類工作觀轉變,這群勞力市場新貴對企業更產生衝擊。有二十年管理經驗的信義房屋人事部經理林燦螢分析,為因應這種價值觀轉變,許多企業更加強新進人員的性向測驗,以免找到一個「只為自已活」的員工;而一些組織也調整過去被動的心態,採取彈性做法,積極為新人類員工做生涯與規言,管理上也盡量採取靈活的小組方式,而不再強調一條鞭式的服從管理。

身兼企業負責人的劉慶鐘體會,過去只要坐在辦公室發號施令的老闆,面對新人類也必須調整心態,「要關心、輔導,還要隨時注意他們心情好不好。」除了做管理,老闆還得扮演導師的角色。有的主管甚至為了打入新人類圈子,還上pub(鋼琴酒吧)、學新歌,以了解新人類到底想些什麼。

雇主員工在本質上就是處在對立的兩方,新舊人類如果不願意去調適世代價值觀的差距,天平兩端就更容易失衡。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