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即使身為考生,也不給予特別待遇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7-06-19

瀏覽數 14,050+

即使身為考生,也不給予特別待遇
 

毫無疑問的,考生也是家中的一員。因此,如果孩子認為自己享有考生的特權—只要用功讀書就好—而父母也予以認同的話,各位可能需要先知道這麼做會引發哪些問題比較好。

假設真的有孩子除了讀書以外,什麼也不做的話(儘管在現實生活中,「明明考試迫在眼前,已到了不得不用功的時候,孩子卻不如父母所想的那麼認真」的問題可能還比較嚴重也說不定),那就和工作成癮的大人,或滿腦子只想著戀愛的年輕人一樣,對於除此之外的事漠不關心。

埋頭工作的人,可能會說:「因為工作很忙,回家後連做家事的體力和時間都沒有。」但事實並非如此。倒不如說,因為不想做工作以外的其他事情,於是把「工作繁忙」推出來當藉口。

孩子們也一樣。如果父母表明「你只要用功讀書就好」的話,孩子很可能會變成「因為必須用功念書,所以讀書以外的事情完全不會(不想)做」的人;最後,說不定連真正重要的功課也沒顧好。這豈不是很傷腦筋嗎?

我認為,讓孩子以家中一員的身分,成為能與家人互助合作的人是首要之事。要是父母認為「不,現在只要用功讀書就好」,完全不教孩子如何幫助他人、不讓他有機會對別人所有貢獻,就算順利考上理想的學校,一旦孩子面對未來人生中的種種課題—而且恐怕比考試更難,將立刻遭受打擊挫折。因為這些人生中的課題,都只能靠互助合作來解決。

我當然不是說不用讀書沒關係。我真正想說的,其實是不要因為家中有了考生,就對他另眼相看。要幫助他與父母或其他手足維持良好關係,先讓他以家中一員的身分協助家中事務,才會同時在功課方面有所進展。至於到底為什麼,那是因為只有透過提供協助而感受到自己對他人有貢獻的孩子,才會喜歡自己,並且對解決自己的課題(包括讀書在內)產生自信。

要是沒有自信,孩子可能打從一開始就連眼前所要面對的考試都不願意挑戰。為了預防這種情況發生,身為父母的,當然希望能幫助孩子擁有自信,但這不光是給他加油打氣這麼簡單。

父母不經意的一句話,很容易就會讓孩子的自信與勇氣受挫。為了避免這一點,必須具體學習怎麼對孩子說話。這樣的學習,就像為孩子整理一個可以用功讀書的環境一樣—甚至可說是更重要。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現在這個年紀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協助,只是要讓這樣的援助產生效果,就必須讓孩子不至於拒絕接受父母的幫忙。而在那之前,必須先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

身為家中的一分子,

互助合作是很重要的。

別變成用「讀書」逃避其他課題的人。

即使身為考生,也不給予特別待遇_img_1

本文節錄自:《讓孩子成長的阿德勒名言》一書,岸見一郎著,葉小燕譯,究竟出版。

圖片來源:unsplash kazuend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