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殘缺就是美

星雲
user

星雲

1995-04-15

瀏覽數 14,800+

殘缺就是美
 

本文出自 1995 / 5月號雜誌 第107期遠見雜誌

每次看到殘障人士,我總是想起家鄉那個踽踽獨行的小女孩,她的膀子與手都比常人短小,兩雙腳也長短不一,走起路來,一瘸一瘸地,說起話來,老是結結巴巴,附近的小孩子總愛拿她開玩笑。有一天,外婆嚴肅地和我說道:「你可不能去欺侮她,你要知道,其實,殘缺就是美啊!」

第二天清晨,女孩從我家門口經過,照例挽著一大籃衣服往江邊走去,我從窗口往外看,她忍辱負重的步伐,她堅毅善良的面龐,與村童們嘲弄喧嘩、追狗打鳥的畫面比較起來,顯得那麼安詳純美,「原來,殘缺就是美啊!」想起外婆的話,我若有所悟。

此後,隨著年齡增長,閱歷漸豐,我一次又一次地肯定這是一句擲地有聲的至理名言。

古之殘疾者,儘管未曾享有人為的便利,然而他們透過自身的努力,所寫下的雋永事跡,至今仍深深地令後人感動鼓舞。例如,羅斯福在三十九歲那年,因罹患小兒麻痺而大病一番,在休養期中,徹底改掉過去驕傲白負的作風,數年後復出政壇,不僅問鼎紐約州州長,後來又在美國總統寶座上連任達四次之多。

大發明家愛迪生非仰不怨恨那個將他耳朵揪聾的人,反而感謝耳聾使他省下與別人閒聊的時間,專心做臼己的實驗。我在十來歲時,曾經讀過他的一段軼事,描述他在六十七歲那年,工廠發生大火,所有財產付之一炬,許多人擔心他會受不了追麼大的打擊,沒想到第二天他告訴員工:「感謝大火沒有把我燒毀,卻把以前的錯誤全部燒光了,我們重新開始!」

弱點激發潛能

那些故事給我很大的啟示。我想,偉人之所以成為偉人,是因為他們知道:真正的殘疾不是外在的身根不全,而是心裡沒有慈悲、包容;真正的缺陷,也不是環境的困頓蹇厄,而是自已喪失信心、勇氣,所以他們能運來順受,化腐朽為神奇,縱使面對殘缺的生命,也能刻畫成美麗的詩篇。

我從小就覺得自已很笨拙,所以從不敢投機取巧,每說一句話,總是發自肺腑之誠,惟恐因為自已的拙於言辭,而使別人難堪;每做一件事,也都考慮周延,深怕由於自己的一念愚昧,誤了全盤計畫,古德有云:「至誠無息,不息則久。」又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兢兢業業於自己的缺點,久而久之,也看到了顯著的成效。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例如,我從不巧言令色,但是多少外道因為我一席話而全家皈依三寶;我不擅交際應酬,然而多少遊客由於和我有一面之緣而成為佛門護法,雖然我連一張幼稚園畢業證書都沒有,但是如今我不但是教育部核准的博士學位指導人,我的弟子中也不乏博士、碩士;儘管我未曾修過設計學分,然而我所參與建築的道場寺院不下百所,我感謝自己的笨拙,它使我花腳踏實地中,能為佛教略盡心力。

參學時期的生活非常困窘,衣服鞋襪是一補再補,前人穿過,後人再穿。一張紙也是重複使用,第一遍用鉛筆寫,第二遍再用毛筆寫,正面寫滿了,就寫反面,兩面都寫盡了,在行與行之間又添字句。後來,為了節省紙墨,乾脆先在心中打好腹稿,再直接寫在本子上,連作文的草稿都免了。直到現在,我遠保有隨時隨地思考文稿的習慣,常常一個散步下來,一篇開示講辭已經想好了,一趟巡山回來,一則計畫大綱也擬妥了。我非生而異稟,之所以能如此,完全是克難匱乏有生活所激發出來的潛能。

當我來到台灣以後,隻身而對複雜多變的人事,眼裡所兒的是各式各樣的人,耳裡所聽的是形形色色的消息,紛至沓來的譏謗、無中生有的詆毀,又是那麼地令人無奈。在驚濤駭浪中,我揚起勇氣的風帆,掌穩佛法的舵盤,終於度過每一次狂風暴雨。

現在有許多弟子一經挫折就氣憤填膺、垂頭喪氣,他們問我:何以能在當年那種艱困的處境下突破難關,又怎麼能有這麼寬大的度量容忍那些曾經誣陷我的人?我只能說,這就是修行,處人,要處難處的人;做事,要做難做之事。

無處不美

一樣米養百樣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念想法,不可能盡如人意,但就因為如此,才會展現出多采多姿的生命歷程。一個真正懂得欣賞的人,不會要求大地平直無礙。試想世間上如果沒有層巒疊翠的山峰、高低起伏的丘陵,豈不是顯得平淡乏味?如果我們胸有目標,也無由計較路途難易,沿著寬闊的林蔭大道,漫步其間固然輕鬆自在,但是歷盡千辛萬苦,攀上懸岸峭壁,不也自有一番價值?

殘缺是生命的本質,也是世間的實相,我們應該了解殘缺,欣賞殘缺,進而運用殘缺,轉化殘缺,最後你將發現「殘缺就是美」。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