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議員魯比歐(Marco Rubio)4日發布新聞稿指出,他與其他幾位議員一同提出「台灣旅行法」,鼓勵美台所有層級官員互訪;魯比歐並說,此法很重要,尤其當中國大陸試圖阻止台灣參與國際組織。
這項法案由參議院兩黨友台議員,包括魯比歐、布朗(Sherrod Brown)、殷荷菲(Jim Inhofe)、梅南德茲(Bob Menendez)、賈德納(Cory Gardner)、彼德斯(Gary Peters)共同提出,聲明「美國政策應當促進美國與台灣之間所有層級互訪」。
賈德納指出,台灣是美國的朋友與盟友,推動高層互訪是加強夥伴關係的積極步驟;敦促川普政府與國會密切合作,確保美方按照美國法律的規定,履行對台灣的承諾。
魯比歐表示,美國應繼續加強與台灣的關係,包括鼓勵美台高層官員互訪;梅南德茲說,台灣是美國幾十年的堅強友人,很榮幸與其他議員一同提出此法案,幫助與美台雙方交流正常化,促進共同繁榮、安全與文化關係。
根據法案,美國國會認為自制定台灣關係法後,由於美國自身對於台灣高層訪美的自我設限,美台始終缺乏有效的溝通,明顯阻礙美台關係發展。
法案提及,美國政策應該允許國安、行政等任何層級官員赴台灣會晤台灣官員,並允許台灣高層官員進入美國,與美國國務院、國防部及其他政府部門官員會面。
今年1月13日,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羅伊斯(Ed Royce)、夏波(Steve Chabot)、薛曼(Brad Sherman)也在眾議院提出了「台灣旅行法」。
該法案需要經過參眾兩院通過,經總統簽署才能成為法律;法案必須在當屆國會期間完成所有立法程序。
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4日發布新聞稿指出,會長陳正義表示,這是美國參議院釋出的重要訊息,顯示台美雙邊關係中現今的聯絡管道已過時,對於維持區域和平與穩定已不足夠;若美國希望強化與維持該區域的民主,應對已民主化的國家展現更多支持。
(本文轉載自2017.05.05「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