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公共工程打造新亞洲

張麗容
user

張麗容

1995-01-15

瀏覽數 11,850+

公共工程打造新亞洲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5 / 2月號雜誌 第104期遠見雜誌

二十一世紀的腳步近了,創造了經濟奇蹟的亞洲,在新世紀來臨時,是否還能繼續領先?當歐美逐漸走出不景氣的谷底,有遠見的亞洲,需要未雨綢繆。

下一世紀亞洲若想在全球經濟中一展身手,廉價勞力的優勢已不足恃,為了永續未來的競爭力,必須脫胎換骨,利用公共工程重塑新貌。

在現有基礎設施的規模下,連菲律賓總統羅慕斯也深受其害。貴為總統之尊的他,即使有車隊開道,仍經常陷在馬尼拉的車陣中動彈不得,為了跳脫塞車之苦,乾脆搬離阿亞拉阿拉邦(Ayala Alabang)的行宮,到馬尼拉的馬拉坎南宮(Malacanang Palace)對街找房子住。菲國有四二%的車輛集中在一.二%的道路上,在車流量密度最高的馬尼拉,交通癱瘓是家常便飯。

馬尼拉並非特例。從北京到雅加達,塞車是亞洲人揮之不去的夢魘。經濟發展跑在世界前面的亞洲,基礎設施的汰舊換新卻仍在原地踏步,落後的不僅是交通建設。

當全球進入資訊時代,資訊取得的快慢攸關競爭成敗。在印尼,有電話可用的人口比例不到一%;曼谷的居民可能要等上七年才申請到電話;印度的現況更是匪夷所思,搬家辦理電話移機,必須向政府宣誓,證明自已確實搬了家,不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國營電信局根本不受理。

至於中國大陸的公路,有三分之一路況不佳,或是根本沒鋪好;沿海港口,每一個停泊的船位,都有一.二艘船排隊苦候。更嚴重的是,全亞洲電力普遍吃緊,二十億人無電可用,菲律賓有些地方一天停電十二小時,沒有電,工廠生產線只有停擺。

假設電力不虞匱乏,亞洲的經濟成續單應會更耀眼。奇異電器亞洲負責人威廉森(D. L. Williamson)指出,如果印度、印尼、菲律賓有足夠的電,他們的經濟成長率將增加二0%。

趕建三大工程

衡量客觀形勢,對亞洲而言,公共工程要做與否,已經不是一個選擇題,而是經濟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美國密西根大學東南亞商業計畫負責人、新加坡籍的琳達(Y. C. Lin)斬釘截鐵指出,「如果政府不能提供公共設施,協助民間製造高品質產品,亞洲就只能依靠廉價勞工做鞋子,永遠無法更上一層樓。」這樣一來,面對下一世紀的經濟爭奪戰,亞洲注定提前出局。

所幸,各國政府覺悟得早,涵蓋各層面的公共建設正緊鑼密鼓展開。九四年年初,亞洲開發銀行(ADB)估計,到西元二千年,亞洲將耗資一兆美元,投入國建計畫。攤開建設藍圖,電力、電信與交通是三大核心工程。

各國卯足全力打造一個新亞洲,這是亞洲的希望工程。

根據估算,中國大陸每年對新電廠的需求,等於瑞士一百年的用電量。發展潛力最被各界看好的中國大陸,如果要維持經濟成長,再沒有比得到足夠的電更重要的事。北京的執政當局知道事態嚴重,決定全面提升公共設施水準,其中以發電為第一要務。

四川省的紅石橋水力發電廠,九一年啟用以來,二部一億一千萬瓩的發電機日以繼夜地運轉著。中國大陸計畫在未來十年內,每年至少建一百個與紅石橋電廠規模相當的發電廠。

香港合和集團的胡應湘,立志要當發電界的亨利福特,看準中國大陸的需要,早在一九八七年,便與中共當局談好合作條件,以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造-經營-轉移)的方式,在廣東省興建電廠,每年的獲利率高達一八~三0%。

外資想賺錢,中國大陸要建設。

沿著廣東省海岸線,合和集團發電廠的三個大煙囪,取代了甘蔗田與香蕉園,蜿蜒的電纜從石角電廠接出,供給電力給廣東省的大小工廠。現在,農夫們換上制服到工廠上班,收入增加,有錢買電視、電冰箱,電廠供電讓生活「大放光明」,一輩子種田的莊稼人,開始嘗到現代化的滋味。

回報豐盛

泰國也追著現代化的腳步跑,曼谷市民對電話的苦苦等待將走入歷史。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曼谷街上,亞洲電信公司(Telecom Asia)的工人穿梭在各區的電線桿間,爬上爬下,忙碌地裝接客戶的電話線路。二年前,美國奈尼克士電話公司(Nynex,AT&T改組後的子公司)與泰國的詮穠波特芬集團(Charoen Pokphand)合資三億美元,共組亞洲電信公司,計畫幫曼谷裝設二百萬條數位電話線。對電話求之若渴的曼谷市民,申請書早已排山倒海地湧進亞洲電信。為增加服務效率,亞洲電信也在7-Eleven便利商店,二十四小時接受民眾裝機申請。

便捷的交通網是希望工程的另一個核心焦點。

巨大的挖土機夷平綠油油的山丘,讓路給漢釜新幹線,這是韓國第一條高速鐵路。

在台工作、家住釜山的金燕平對韓國高鐵「實在很期待」。每次從漢城回釜山,為了縮短旅程(坐火車最快也要四個小時),只好搭飛機。但是釜山機場離市中心也要一小時車程,而且只要天氣不好,飛機就停飛。

公共工程不只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質,更是許多亞洲國家翻身的好機會。

造價九億三千五百萬美元,預定明年七月落成啟用的澳門機場,將是澳門邁向成功之門的通行證。除了機場主體本身,還包括一項十五億美元的填海工程,將為澳門帶來一百三十公頃的新土地,旅館、辦公大樓、住宅區等周邊設施將矗立其上。藉著地利之便,澳門機場有希望成為香港之外,大陸的另一個貨物轉運出口中心。尤其,香港啟德機場已近乎飽和,赤獵角新機場尚未完工,在在都是澳門機場發展良機。

有些建設仍在進行,有些公共工程則已嘗到豐盛的回報。

從北京直通九龍的京九鐵路,日夜趕工,預計九六年全線通車。尚未通車,黃金橋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雷世貴卻已深刻感受到京九鐵路的經濟效益:「早幾年這裡的荒地,二百元一畝都沒人要,現在一畝地升值到十二萬元」。各界看好京九鐵路定能帶動人口遷移,沿線將創造中國大陸新興經濟繁榮帶,絕對商機無限。

除了吸引投資,時間、金錢、人力全國總動員的亞洲,在這場世紀國力準備賽中,不僅要升級技術,更要藉這個機會蓄積人力。

造橋開路砌實力

新一代亞洲領導人不是具有MBA學位,便是畢業於西方知名學府,當他們聘請像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這樣知名的工程顧問公司來做技術指導時,假以時日,西方的技術將變成他們的經驗。

在深圳設計辦公大樓的芝加哥建築師漢克爾(Don Hackl)表示,「在中國大陸工作的外國人都有一種感受,當中國人得到經驗後,未來在這裡,無我們立足之處。

韓國人更聰明,直接把技術轉移變成契約的條件之一。當韓國政府決定興建高速鐵路時,法國的捷特奧斯森(GEC-Alsthom)和德國的西門子競相搶標。志在必得的雙方,既提供令人心動的優惠價格,又願意轉移高科技。坐收漁食之利的韓國,可以細細比較誰的條件最有利自己。最後,韓國比底標少花了二億七千萬美元,而且賺到法國高鐵的關鍵技術,不僅如此,GEC-Alsthom還答應免費訓練韓國設計師、工程師、製造商。

韓國人打的如意算盤是,讓本國企業全方位參與高鐵工程,邊做邊學習。所以,由現代精密工業和大字重工業製造高鐵引擎,金星工業系統與三星電子負責控制系統。「當工程接近尾聲時,我們有把握完全消化全部的技術。」韓國高速鐵路建設公團理事長朴有光信心十足地表示。

缺乏大規模工程經驗的亞洲各國,在摸索中學習,建設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像台灣劫運不斷的捷運工程,已戌亞洲各國公共工程的負面教材。然而,這並不表示,亞洲真的做不好。

馬來西亞可以做為亞洲的好榜樣。馬來西亞雖只有印尼十分之一的人口,但政府有高品質的決策、民間企業有實力,齊力讓馬來西亞這塊璞玉,光華日益傲人。

今年十月,馬來西亞的私人營造公司瑞濃(Renong)完成了一條九百公里長的高速公路(馬來半島的長度),沒有藉助任何外國顧問幫忙,Renong獨力建造這個二十三億美元的大工程,並且提早十四個月完工。

小而美的新加坡表現也不差,新加坡電信(Singapore Telecom)已能出口水底光纖到歐洲。現階段仰賴歐美科技建高鐵的韓國,也有自己的技術出口,積極推動核能發電廠技術的整廠輸出。

對許多歐美企業而言,亞洲的公共工程只是一個讓他們發財的好機會。但是,對亞洲來說,造橋開路,砌下去的不只是磚石,還有實力。這一波的國建計畫,是亞洲搶占下一世紀經濟優勢的前哨戰,贏家才能繼續在全球經濟舞台上保有一席之地。

現在不做,以後會後悔。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