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失根的蘭花:東南亞華人的漂泊與哀愁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7-04-12

瀏覽數 73,350+

失根的蘭花:東南亞華人的漂泊與哀愁
 

我不需要親自動手,我只要使個眼色,他們就死了!

—《殺人一舉》

台灣是小國,但是自過去以來,台灣的眼中卻似乎只有大國。君不見,馬英九執政時期提出「親美、和中、友日」的外交政策,彷彿美國、中國與日本,就是台灣對外關係的全部。大家都知道日本、韓國是我們的北方鄰國,但又有誰想起菲律賓也是我們的鄰國呢?因此,蔡英文政府上台之後提出「新南向政策」,試圖導正台灣人一向只往北看的習性,也呼籲大家多重視我們南邊的「小」鄰居。

其實東南亞並不小,東協十國有多達六億人口,而且最重要的是,東協是全球人口結構最年輕的經濟體,十國的平均年齡不到二十七歲,柬埔寨更只有二十一歲,還有高達三分之二的人口不到三十五歲,對照起中國的三十四歲及日本的四十歲,東南亞著實充滿著豐沛的人口紅利。

台灣直到現在才想到要南向,但是早在百年以前,華人就已經南向發展了,他們跟隨鄭和下西洋的足跡,紛紛從福建、廣東沿海,飄洋過海到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及印尼等國,至今東南亞十國的華人總數高達二千六百萬人,比台灣的總人口數還多,菲律賓約一百一十二萬人,泰國約七百一十九萬人,馬來西亞約六百零四萬人,印尼約七百三十六萬人。由於當地國推行同化政策,這些華人大多被迫改名換姓,因此單從姓名或許無從分辨。

另外,這些分散在東南亞各國的華人也形成一種特有的群聚效應,如呂宋島、蘇門答臘、新加坡及泰國的華人主要來自福建,大多說閩南語;馬來半島及越南華人則來自廣東,說粵語;爪哇及婆羅洲華人則來自梅縣潮州,講客家話。這些華人大多會說當地語言及母語,但是隨著移居時日漸長,許多第三代及第四代年輕人大多已經完全被同化不會講母語了。只不過,從每年農曆過年時的祭祖及舞龍舞獅當中,仍能些許顯露華人遺緒。

在華人傳統勤奮美德下,這些離鄉背井的華人逐漸掌控東南亞各國經濟命脈,進而成為各國商業巨擘,有許多人還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例如印尼三林集團的創辦人林紹良,以賣花生油起家,之後再拓展到房地產等七十多種產業,他從九○年代起便獨占華人首富寶座十多年。而靠賭場業崛起的馬來西亞第三大富豪林梧桐不僅是雲頂集團創辦人,也成立麗星郵輪,他的雲頂樂園是國人到馬來旅遊的必去之地。當今泰國首富正大集團謝國民,則是以農畜產業為主體,他旗下的卜峰集團是東亞地區最大的農產公司。

根據統計,二○一六年馬來西亞前十大集團當中,有八家是由華人所創辦的,泰國前十大富豪則有六位是華人,而印尼前十大富豪則全部都由華人包辦。在過去,這些東南亞的華人億萬富豪,常常是台灣女星嫁入豪門首選,例如台灣六○年代當紅女星白嘉莉,便嫁給印尼木材大王黃雙安;邵氏知名影星蕭瑤也嫁給印尼華僑富商。

東南亞華人的政治參與

華人善於經商,因此在東南亞出現華人富豪並不稀奇,但是在這幾年,東南亞卻出現幾位具華人血統的國家領導人,如菲律賓前總統艾奎諾三世、泰國前總理塔克辛和盈拉,以及在印尼被視為政壇明日之星的雅加達特區首長鍾萬學,東南亞華人的影響力似乎已逐漸從經濟領域擴及到政治領域。

例如二○一六年六月卸任的前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他的母親柯拉蓉(也是前菲律賓總統)的祖先,便是來自福建的許寰哥家族,她還有個中文名字叫許娜桑。柯拉蓉在一九八八年擔任總統期間,首度訪問中國時還特地到福建泉州參訪她的祖父許尚志的故居,同時還到同安縣許家的家廟祭祖。但是她的兒子艾奎諾三世在擔任菲律賓總統時卻反其道而行,採「親美遠中」政策,並主張在南海問題對中國採取強硬、不妥協態度。在華人血統與當地國利益下,他們通常會選擇後者,這或許是因為寄人籬下不得不的選擇。

另外,泰國前總理塔克辛也是出身廣東潮州的第四代華人,他的父親來自廣東潮州,母親則來自廣東梅縣,他還有個漢名叫丘達新。塔克辛家族四代皆從商,並靠著與泰國政府的良好關係,累積龐大資產。塔克辛家族開始邁入政壇是從塔克辛的父親洛特當選國會議員後,塔克辛在泰國警官學校畢業後便跟隨父親腳步邁入政壇,並比父親更上一層樓,歷任泰國外交部長及內閣副總理,並在一九九八年利用家族資金成立「泰愛泰黨」。

腦筋靈活的塔克辛把經商之道運用在政壇,他將目標鎖定在泰國人數眾多的農民身上,因此泰愛泰黨自詡為替中下階層代言的政黨,他主張提高稻米價格,以改善農民的生活為目標,因此獲得來自泰國東北部及北部廣大農民的支持,這讓泰愛泰黨初試啼聲便在二○○一年國會大選中獲得壓倒性勝利,一躍成為國會最大黨,而塔克辛也成為泰國第二十三屆總理。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塔克辛當選總理後,便大舉提高對農民的生活補貼,並改善農村的基礎設施,這讓塔克辛成為泰國農民眼中的救世主,而在中下階層全力支持下,泰愛泰黨一舉在二○○五年的選舉當中獲得超過三分之二席次,塔克辛也成為泰國戰後以來唯一當滿四年並連任的文人總理。

塔克辛在民間的高支持度讓原本的既得利益者,泰國皇室及軍方備感威脅,他們深怕塔克辛的華人背景將取代泰皇在人民心中無可取代的地位,進而影響到傳統泰族的統治基礎。於是在二○○六年,泰國軍人便以塔克辛涉嫌貪汙為由,趁他出國參加聯合國大會時,發動軍事政變推翻塔克辛政權,並以取消塔克辛護照的方式讓他無法回國,開啟了塔克辛的流亡生活。

泰國軍方此舉引發泰國內部嚴重政治對立,由農民組成支持塔克辛的紅衫軍,開始從鄉間進入曼谷集結,並進行大規模示威抗議,而軍政府也不甘示弱,其支持者(大多是中產既得利益階級)也組成黃衫軍與之對抗,這便是之前泰國有名的「紅黃對抗」。一場軍事政變,竟演變成泰國的階級對立。

塔克辛雖然流亡海外,但他在泰國人民心中的魅力卻似乎未曾削減,縱使二○○七年五月三十日,泰國憲法法庭宣判泰愛泰黨在大選中舞弊罪名成立勒令解散,但部分黨員在泰愛泰黨解散後加入人民力量黨角逐新的國會大選,並取得一定席次。隨後人民力量黨遭泰國憲法法庭裁定在選舉中舞弊必須解散,原成員遂於二○○八年九月成立「為泰黨」,由塔克辛的妹妹盈拉擔任黨魁,該黨在二○一一年大選獲得勝選,盈拉成為泰國第二十八任總理。但是不到三年時間,盈拉卻被泰國憲法法院以不當調動國家安全委員會祕書長為由遭到罷黜,同時遭到軍方強制扣留,軍方隨後宣布戒嚴,並由軍事強人帕拉育繼任泰國總理,形成軍人推翻合法文人民選政府的畸形民主現象。

華人雖然長年在泰國紮根,也以和當地人通婚方式積極融入當地社會,但是他們在政治上仍然被當成異己。華人雖然掌控東南亞各國經濟大權,但是政治似乎仍是華人不可碰觸的「禁地」。

殺人一舉:一個劊子手的獨白

泰國曾出現以軍事政變方式推翻華人總理,但這並非東南亞政治圈排華首例。一九六五年印尼前總統蘇哈托就曾以掃蕩共產黨為由,發動「九三○」事件,以大屠殺方式進行排華,當時預估有超過三十萬華人被當成共產黨員而遭處決。一場印尼內部蘇卡諾與蘇哈托之間的軍事鬥爭竟把華人當成政治祭品,並用意識形態為政治清洗工具,逐一將華人推向斷頭台。

「九三○事件」讓眾多華人被迫離開印尼,到其他國家討生活,印尼華人猶如一朵失根的蘭花,在東南亞各國到處漂泊,而一直到現在印尼政府對於「九三○事件」仍舊試圖遮掩,許多年輕一代印尼人幾乎都不知道此事,但它卻是東南亞華人心中永遠無法抹滅的傷口。

入圍二○一四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殺人一舉》,便是以紀錄片方式,嘗試揭開發生在五十年前印尼「九三○事件」的政治謎團。這部電影由美國導演歐本海默花了將近六年時間,訪問當時負責屠殺華人的印尼暗殺隊員,劇中沒有任何劇情鋪陳,也沒有華麗的場景陪襯,只有男主角安華剛果不斷陳述他殺人的心路歷程。

安華剛果是當時參與反共大屠殺的所謂「印尼民族英雄」之一,但在事後卻從未被印尼政府追究殺人責任,甚至他還一直認為當時的殺人動機,只是為了行使正義而不得不做的行為,是為了讓印尼人民過著更加美好的生活,那是一種純潔、高貴的行為。

而他之所以願意加入歐本海默的拍攝工作,只因年輕時就一直混跡電影院,他想透過這次拍攝,讓自己成為最佳男主角,只是這個主角是踩著許多人的鮮血所成就的。有人也許會問,一個劊子手的獨白有何可看性?然而,這部戲的最大賣點,在於導演的循循誘導,透過對話,如同一把剃刀層層理出事實真相,也直搗被訪問者的心靈最深處。

所以當我們看到安華剛果一開始得意洋洋地講述殺人過程,就如同一腳踩爛螞蟻一樣簡單,但到了後來,在其他演員逼真地演澤該如何折磨他飾演的「罪人」時,他說:「當年被我虐待的人,是否跟我在戲裡的恐懼感覺一樣?」導演回答:「不一樣吧,你知道自己在演戲,可是他們知道自己快死了。」安華剛果隨後小聲回覆:「應該是一樣吧,我有跟他們一樣的感受……」說完後,他竟然情緒崩潰地淚流滿面,久久不能自己,那是這部電影的最高潮。只是這樣的懺悔,是不是太遲了?

失根的蘭花:東南亞華人的漂泊與哀愁_img_1

本文節錄自:《上一堂最生動的國際關係:20部經典電影,告訴你世界原來是這個樣子》一書,蔡增家著,先覺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