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縝密的科學展覽行銷計畫,也有遺珠之憾。
就在台北國際太空展現場,患自閉症的新竹湖口國中一年級學生莊天岳,鼓足勇氣舉手發問:「大空梭能不能超光速飛行?」
自顧自說了老半天的兼差解說員瞥他一眼,答道:「你急什麼?」
莊天岳的母親林金柳暫時靜立一旁。獨子從小到大受人冷落,已不是頭一回。她思索的是回家之後該如何蒐集更多資料,好回答兒子對外太空永無止境的問題。
她可不願輕意放棄孩子這份得來不易的興趣。
莊太大很早就發現兒子得了自閉症。為了能全心全意照顧他,她和先生決定從此不再生育,莊大大亦辭去工作。娘家在高雄的林金柳,參加當地的自閉症協會;自莊天岳進幼稚園起,母子倆即每週三次自新竹北上台大醫院復健科求診。南北奔波,只希望孩子能開口說句話。
這一切努力,直到莊天岳小學四年級,仍無太大轉機。莊大大曾經「狠心」決定;如果孩子不先說出食物名稱,只有讓他餓肚子。但是,莊天岳仍常指著想吃的東西,不發一語。
打開探索的心
沒想到,一趟美國的「太空之旅」,打開了莊天岳對外封鎖的心。
任職杜邦公司的莊先生,三年前有機會至美國受訓。結訓之後,一家人在美國西南部自助旅行,到了佛羅里達州的美國大空總署(NASA),莊天岳發現新世界--一個與他所居住的地球完全不同的世界。
他對外太空的無限好奇,從此讓他問東問西:「火箭是怎麼做的?」「誰是第一個太空人?」「第一個女太空人是誰?」「第一架太空梭,就是從這裡起飛的嗎?」……
這些問題,從一般小孩口中說出,也許不足為奇,但是,對家有自閉兒的莊氏夫婦而言,可其是喜出望外。回國之後,莊先生購買大量相關書籍和兒子一起閱讀,莊太太則帶著兒子跑遍全省和太空有關的展覽會場,甚至連空軍IDF戰機公開展示時也去了。那些問題的答案,如今莊天岳早已滾瓜爛熟。
莊天岳的「太空熱」,至今未減。他的同學戴玉珠說,早常不多主動和同學講話的「岳岳」,一聊到火箭、太空船,就變得口沫橫飛。除此之外,藉著「太空話題」學習和外界聯繫的莊天岳,也逐漸展現對音樂及語言的興趣和能力。他能憑著錄音帶以鋼琴彈奏卡通主題曲,同時還是班上的英文小老師。
「希望到月球觀光」
根據這些正面的學習經驗,莊太太堅信自已的兒子並不是不能教。不過,她也清楚明白:一個沒有自閉症特殊教育系統的社會,在一般的通識課程教學時,老師都無法多等自閉症學生,更南提照顧他們的特殊興趣。
「其實,我們已經很幸運了!」林金柳輕描淡寫地說。她在兒子進國中之前多方打聽,找到一位極有耐心的級任老師張惠俐。
但是,少有自閉症教學經驗的校方,仍然勸她明年將孩子轉學至設有啟智班的國中。
莊天岳曾在一本手繪的火箭報告作業中寫下:「我希望火箭是觀光用的,把我載到月球!」其實,莊太太從不奢望兒子成為偉大的大空科學家,他們夫婦倆最近比較擔心的是:孩子明年要念哪所學校?
圓一個太空夢之前,莊天岳還有許多框框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