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與空間阻隔不了人類對知識的探索。
九月二十四日,天藍如洗。
位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的「遠見一00期暨高希均新書茶會」會場,從兩點十分開始,熱情的讀者、受邀的作者、記者,以及黨、政、軍、學、商各界菁英便陸續湧入。
二點鐘,預計容納三百人的現場已聚集了五百多人,面容熟悉、日常生活中難得一見的貴客們也紛紛蒞臨--總統府資政郝柏村、行政院副院長徐立德、國防部長孫震、考選部長王作榮、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長許水德、副秘書長祝基瀅、前經濟部長李達海……。此外,清華大學校長沈君山、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章孝嚴、立法委員朱高正也一一到來,會場冠蓋雲集,人潮如湧。
建構一座希望城
茶香、書香,伴隨著因一本前瞻雜誌及一個進步觀念播種人而心意相融的一群人。在滿溢著歡悅與溫馨的國際會議中心一隅,一場交奏著知性與靈性的聚會於焉展開。
城市對現代人來說,經常是包藏著夢想與成長、孤獨與幻滅的矛盾情結。透過這次茶會,「遠見」無疑是想建構一個收藏豐富希望與成長契機的城市。主持人 --副總編輯溫曼英一席簡述茶會因由的開場白,為這座城市砌上第一塊磚。
序幕之後,首先致詞的總編輯王力行語重心長地慨歎,中國人對「一00」似乎有著不可言喻的偏愛。八年零四個月的光陰,對日日追趕於新知與新聞之間、不敢稍有懈怠的「遠見」而言,卻是為時不短的甘苦歲月。然而只要在台灣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一個知識分子傳播觀念和一本雜誌報導分析問題的執著,受著這片土地上人們的支持,這條長路終究值得走下去。
接下來致詞的與會貴賓依序為曾經出將入相、因一本「無愧」造成洛陽紙貴的郝柏村資政,和近日因亞運問題頓成媒體競相追逐焦點的徐立德副院長。
與社長高希均教授相交二十多年的國防部長孫震更在會中透露,鑑於「要害一個人,就叫他去辦雜誌」的說法,當多年前高教授告訴他想辦一份足以立足世界的好雜誌,他回答:「很好,但是你還是不要去辦。」他笑著說,自已在稍早奔赴茶會的車上想及道一段,不免要暗暗慶幸當時高希均教授未採納他的「諍言」,今天才會有這一場慶祝茶會,台灣才能有一份高品質的雜誌。
緊接著發言的祝基瀅副秘書長則巧妙地改用了高教授的名言「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打趣道,他甫至會場,剛喝一口茶,高希均教授便走過來請他在茶會中說一段話,果真是「天下沒有白喝的下午茶」。
隨後上台的IBM電腦公司錢大群總經理亦對八年多來密切觀察台灣政治、經濟、文化脈動的「遠見」,及數十寒暑勤於筆耕、對引介新知識及進步觀念有貢獻的高希均教授致意。
四點十五分。
兩位讀者代表趙麟書與蔡添祿分別上台,細數八年四個月閱讀「遠見」的心得。
恰如老友的相逢。
四點三十分。
勤於筆耕、致力傳播現代觀念的高希均教授登場,茶會掀起另一波高潮。高教授以一貫睿智的言談,訴及鼓勵他寫作的老友情誼故事,並將「觀念播種」與「優勢台灣」這兩本三十年寫作選集,獻給普為台灣安全流血過的沙場戰士、曾為台灣發展傷過神的財經首長、曾為台灣成長出過力的大小企業、曾為台灣進步盡過心的知識分子。
四點五十分,白由聯誼。在瀰漫著茶香與咖啡香的空氣中,人們穿梭於滿布鮮花與書林的會場內自在談笑。
六點鐘,茶會在熱絡沸騰中圓滿閉幕。
對「遠見」而言,盛況空前的茶會之後,隨著一0一期雜誌的出刊,又將踏入一個新的牌站。猶如一個剛剛興建起來的城市,需要繼續的揮汗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