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火龍果農李清秋所種植的紅寶石級火龍果,曾在台北果菜批發市場創下1公斤320元高價,在近年「有機」農業流行前,他早已堅持不用農藥及化學肥料。因不用農藥,全需靠自己除草,連家裡養的雞都能在果園跑動,成了名副其實的「機」。
過去火龍果多從越南進口,因外型火紅像花朵,加上味腥、不甜,常被當成拜拜觀賞用。玉里鎮果樹產銷班第5班班長李清秋不斷摸索、改良口感、堅持有機,栽種出紅寶石級的火龍果,最大1顆曾有1.7公斤,酸甜比例剛好,在台北果菜市場仍可批出1公斤150至160元高價。
有25年栽種經驗的李清秋說,早年農業只求收成量大,不斷噴灑農藥除蟲,自己還兩度農藥中毒,再加上曾赴國外參訪,在越南看見很多孩子因越戰時落葉劑毒性成了畸形兒,讓他領悟農藥、化學物質對人體的危害;民國78年,他到花蓮高寮,決心種植無農藥作物,堅持不破壞土壤。
有機農業這條路走得艱辛,他看著辛苦種出的火龍果遭螞蟻啃食、果實長蟲及鳥害,非常心痛,不斷研究方法改良抗蟲品種與套袋保護火龍果。他形容「要走有機路線,口袋要夠深,至少要有3年的存糧、不怕餓死。」
除草也是費時費力的事,2公頃果園,他一人除草就得花5、6天,但正因他的堅持,火龍果也打出好口碑。他說,農民真的是看天吃飯,即使過去成果輝煌,面對未來環境氣候改變,對農民而言更是嚴峻考驗,必須不斷求新,才能讓紅寶石繼續發亮。
果皮「火焰大」口感較好
火龍果要怎麼挑才能選到好吃的,火龍果達人李清秋說,火龍果最重要的是表皮的「火焰」造型,較大的火焰代表養分好,果實爽脆,此外,用手輕輕拍打若出現響亮的聲音,也代表果肉甜美、口感好。
李清秋說,火龍果外型特殊,而果實表皮的火焰大小也與生長時的養分有關。養分愈充足的火龍果,表皮火焰較大,吃起來口感也比較爽脆、口感佳。此外,輕拍火龍果時聲音響亮,也是健康、好吃的火龍果。
有的火龍果形狀略呈橢圓、有的是偏圓形,他說,形狀主要受生長時氣溫、陽光等影響,與口感好壞較無直接關係,但最準確的方法還是試吃,才能選到自己喜歡的口味。
(本文轉載自2016.11.5「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