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振誠,人們對這個名字的印象,從最初的「世界名廚」開始,隨著他不斷自我超越、自我顛覆而不斷增加變化,因此有了「哲學家」、「演說者」、「藝術家」甚至有「策展人」等多重身分。
2016年初他和八位不同領域的頂尖藝術家合作「八角哲學特展」,不但成功闡述自己在廚藝生涯中深刻體悟的哲思,也為自己開啟了更多的可能:像是隨後應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主展場Visual Taipei(臺北特調)策展人鄒駿昇之邀,特地為此主題精釀一款皮爾森式啤酒,成功為活動暖場及促進參與者交流。
名廚、策展、特調飲品設計者,這些身分轉換看似不費吹灰之力;之於江振誠而言,這些其實都只是透過不同型式傳遞相同訊息。他淡然提及此事,彷彿只是隨手摺紙般,舉重若輕。
精心設計臺北特調專屬飲品 調出台灣味
關於「Visual Taipei」的主題,江振誠謙稱參與不多,但還是希望在能力所及範圍內力挺曾經合作過的鄒駿昇,讓活動能在主題創作跟跨界合作之前成功暖場。由於本場設計藝術交流是非正式場合,希望透過輕鬆愉悅的談話氣氛,讓參與其中的國際藝術家能在酒精催化下,促進彼此的互動交流。
「臺北有太多好的人事物,但是卻沒有好的平台,」江振誠表示:「我只是用不同的語言讓更多人知道,把焦點放在台灣,希望吸引國際級的設計創意。」他提到,在國外許多的慶典或者博覽會性質的活動,現場提供的酒水都是具有當地特色的飲品;那麼,屬於台灣人的飲品會是什麼呢?
三五好友慶祝升職、KTV歡唱、麻吉間的心事吐露…開啤酒往往會成為啟動氣氛的關鍵;也因此當人們提到「開啤酒」時,往往隱含另一層意義。江振誠根據這個觀察,將活動定調為celebration(歡慶),希望與會人士能品嘗到除了台灣啤酒之外的「台灣味」,從不走捷徑的他也特別為此主題做了一個既特別又高難度的嚐試:精釀皮爾森式啤酒。在精緻透明的容器中,注入金黃色單一口味的純粹啤酒,味道香氣怡人,宣告當晚活動為”Pilsner's night”,用火星文簡稱就會變成P9”,這個符碼再轉換成中文就會變回近似「啤酒」的音,一語雙關,俏皮戲謔又充滿趣味,光是這個名稱的解釋,就能拉近外籍藝術家的距離。
江振誠用一杯金黃色的限量精釀飲品,精心設計卻又不露痕跡的力挺好友:即便是一杯啤酒,出手也是名廚一貫的精緻優雅。
用國際的語言跟標準 來講自己的故事
從一杯啤酒談起,江振誠提到台灣精神。
「臺北有許多便民的設計和設施,水準遠遠超越許多國際級城市。」江振誠提到,光是民眾到公家機關能坐下來辦事,這種服務、貼心及效率,就連向來以效能見稱的新加坡也難以企及。他說:「臺北(台灣)一直沒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品牌。」以餐飲業的概念來說,99%都是國內市場,很難有國際化的考量,不論是臺北或台灣,要想跟其他城市/國家對話,就要用別人聽得懂的語言來溝通。
「所有人都覺得André是台灣人,」江振誠說:「台灣要想做國際品牌,就要用國際的語言跟標準,來講自己的故事。」這是他回台灣創立RAW的初心,除了想為台灣留下一個國際品牌,也希望用超越商業、超越產業的規格來嚴肅看待餐飲這件事。台灣從來不缺好餐廳和好料理,因此思考的角度不是改變產業生態,而是改變氣氛。「當很多人都做同一件事的時候,就會形成很好的氣氛。」江振誠提到,現代人什麼都求快,不願意花時間把一件事情做好,這種心態才是最需要改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