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的「產業主題論壇-社企在臺北」在9月30日登場,匯聚國內外社企界領袖開講,廣泛關注多元議題,齊力在臺北市建構友善社企生態環境,讓臺北更美好。
臺北x多倫多 跨國經驗交流
論壇首先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局長林崇傑以「社企在臺北」為題進行臺北社企發展報告,他點出國內社企發展面臨的各種挑戰,為此,臺北市產發局透過產業獎勵發展補助、融資貸款計畫、推薦申請創櫃等方式協助籌資,近兩年已透過產發基金補助綠藤生機等八家社企,並推薦多扶接送等三家申請創櫃,明年更可望扶植更多社會企業在臺北!
為了廣納國際經驗,論壇特別邀請加拿大社會創新中心(CSI)執行長Tonya Surman,暢談社企的創新育成經驗。2004年她首度在多倫多將14個非營利組織納入同一個場域,2010年透過發行社區債券募資,購買專屬空間,吸引近兩百個組織進駐,「我們提供空間,以及輔導、課程、融資等協助,更重要的是創造文化,並且營造凝聚力!」她讚揚臺北市政府對社企的多元協助,也勉勵臺灣的社企家永保熱情、勿忘初衷!
社企領袖齊聚 分享創新育成經驗
隨後生態綠公司總經理徐文彥主講「社會創新與社會培力」專題,談到2008年創立一家咖啡廳、推廣公平貿易,足足花了五年時間,走過從零到一的過程,希望改變消費者的消費模式,去年起經營行政院中小企業處社企聚落專案,育成培力33家進駐社會企業。
众社企創辦人林崇偉以「友善程式,改變城市」為題開講,他在四年前研發「友善台北好餐廳APP」,結合身障夥伴,建構臺北市無障礙環境與服務資訊網絡,更輸出成功經驗,成功在亞洲十五個城市應用!「臺北市是一個最佳的實驗場域,非常適合大家來發展各種社會企業!」
「從零到一:社會企業的推廣與行動」專題中,社企流創辦人林以涵講述,看到社企圈缺乏資訊整合與宣傳平台,她在2012年創設社企流網站,經營臉書、推特、微博、出版專書,並舉辦論壇、演講、工作坊,連結線上線下世界,培養一群關注社企的追隨者、支持者、行動者與專業導師。
多元關注 節能減碳 綠色永續
在「臺北社企經營者經驗分享」時段,綠點能創創辦人馮嘯儒指出,為了讓大家共同集資、擁有太陽能電廠,「綠益共享」平台EverDawn在今年誕生,已完成兩座太陽能電廠集資計畫,他並開創綠能公益平台SolarWe,為弱勢團體建置太陽光電系統、售電給臺電,衍生持續二十年的愛心。
一人一千瓦社會企業董事長韋仁正講述,透過一人一千瓦的理念,以屋頂的太陽光電板,實踐公民電廠理念,推動公民能源自主,他也呼籲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屋頂出屋頂,透過每個人都可以參與的方式,改變大家的生活與世界,共同實踐能源未來!
在永續農業專題,綠藤生機共同創辦人廖怡雯分享創新生鮮、打造綠色清潔保養品、食農教育分享等努力,營造一個誠實而值得信賴的品牌,帶領更多人透過消費友善環境,今年綠藤生機更擊敗全球B型企業,拿下「對世界最好的企業」最高榮譽!
鄰鄉良食創辦人譚景文表示,只要大家願意做一點改變,就會對地球產生很大幫助。鄰鄉良食連結企業與小農,為企業量身打造在地農產品採購CSR方案,為小農農產找到穩定銷售管道,幫助消費者降低飲食中的食物里程數,改善地球生態環境。
溫暖關懷 弱勢扶持 醫療長照
財團法人臺北市勝利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執行長張英樹指出,由於相信身障者也有無窮的潛力,自2000年起透過創新、多元職種培力,在數位印刷中心、蘭花組織栽培、設計服務、影像處理、便利商店…等處,為身障就業者營造貢獻己力的專業場域。
黑暗對話社企副總經理扈文傑分享,經營黑暗對話工作坊、黑暗心樂會、大型展覽與活動體驗等服務,協助視障朋友發揮才能,在訓練課程中擔任老師、幫助明眼人「發現自己 突破極限」,解決視障朋友就業問題,更實現扶持與共贏的願景。
愛關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剛滿一年,創辦人陳麗珠看見臺灣高齡社會趨勢、中高齡勞參率偏低現象,在臺北市產發局的輔導下,鎖定健康與亞健康銀髮族,由熟齡陪伴高齡,讓長輩自我肯定、活出尊嚴,實現安心便利快樂的在地生活。
銀享全球創辦人蔡昕伶分享,攜手史丹福長壽中心舉辦銀髮設計競賽,由銀髮族擔任年輕團隊業師,引領年輕世代看到高齡世代的機會,傳承中高齡經驗,更讓產業界看到商機,透過跨領域整合帶來改變,可望將臺灣打造成為亞洲銀髮創新樂活示範區。
臺北市產發局局長林崇傑與社企經營者一同共勉,齊力在臺北市打造友善社企的生態環境圈,讓所有社企交流經驗、跨域學習、邁向國際,打造永續發展的商業營運模式,持續利己利他,讓臺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