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嘴端鳳頭燕鷗是馬祖的「神話之鳥」。早期因為軍事需要,馬祖列島中不適合人居住的島嶼長年被國軍使用。在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後,這些島嶼回歸自然。因為人煙干擾少,在環境維持著相當好的條件情況下,成為馬祖地區海鳥繁殖的處所。
燕鷗是馬祖獨有的自然景觀。近年東引推廣海上看東引,帶領遊客到東引的外海看東引島也賞燕鷗。
今年(2016)年準備進入初秋之際,南竿也推出了「海上看馬祖」的賞鷗船帶領遊客從南竿出發,一路往北竿前進,最後來到了「中島燕鷗保護區」找尋神話之鳥的蹤跡。
圖:海上看馬祖每日上午出發,一天僅開一個船班,假日時而加班到兩班次
圖:海上看馬祖由馬祖當地的旅行社所經營,有興趣的朋友可上旅遊網站查詢船班資訊及票價。
從南竿搭上了活動快艇,一路浩浩蕩蕩的飄搖在蔚藍的馬祖外海上,先是從海上看了南竿島,一路往北竿前進之後繞行見著了芹壁聚落、橋仔村等等北竿著名的景點。
從海上看有一種遼闊的感覺,與站在陸地上欣賞的感覺截然不同!
圖:從南竿遠眺北竿
圖:海上看北竿
圖:海上看橋仔聚落
圖:海上看芹壁聚落
圖:莫約四十分鐘的航程,擦肩而過了大坵島,來到了中島。
圖:中島被列為燕鷗保護區,漁船只能在遠遠的海上欣賞,若是貿然靠岸或是登島是會受到重罰的。
圖:上千隻的燕鷗在中島上嘰嘰喳喳的聊著天,那吵雜聲真的不絕於耳,好熱鬧!
中島是馬祖地區無人居住的島礁之一,島礁面積小,不利開發,於是保留著最自然的島礁環境。進而讓大量的鷗科鳥類聚集,估計每年總有上千隻的燕鷗在這些島上繁衍下一代。
圖:夏末季節剛好是小燕鷗學飛的季節,中島的燕鷗不時會集體的乘風高飛,上千隻的燕鷗起飛時那場面著實壯觀、震撼。
圖:燕鷗為季節性候鳥,有渡冬的族群、過境的族群,也有繁殖的族群。
中島目前有千隻燕鷗棲息,以黑尾鷗為最大量之族群,還有大鳳頭燕鷗、黑嘴端鳳頭燕鷗等等,一起和睦的在中島上共存。
因為這些燕鷗飛行快,若是沒有仔細觀察或是對於燕鷗有相當的研究,基本上是分不太出來這些鳥類的差別的。
除了中島,馬祖主要的燕鷗保護區還有東引鄉的雙子礁;北竿鄉的白廟、中島、鐵尖、三連嶼;莒光鄉的蛇山;南竿鄉的進嶼及瀏泉礁等等。
用來保護鷗科鳥類如黑尾鷗、紅燕鷗、蒼燕鷗、白眉燕鷗、大鳳頭燕鷗等等,甚至還有後來發現疑為已絕種的黑嘴端鳳頭燕鷗。
圖:遠眺亮島
中島可以發現全世界的僅剩不到五十隻的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的蹤跡,在鳥類紅皮書中,黑嘴端鳳頭燕鷗已經被列為「有瀕臨絕種危險」等級。
想拍攝神話之鳥的朋友攝影器材可能需要特別精心挑選過,使用一般相機或是手機是很難近距離拍攝到燕鷗的。專業級攝影玩家不妨帶上焦段較長的望遠鏡頭過來拍攝,以免向隅。
專欄介紹:
我是許傑,我的旅攝人生,揹起相機,找尋旅行中的大小故事。旅行台灣368個鄉鎮,用我的照片說故事,城鄉368旅誌 / 離島旅行系列,持續連載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