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來大陸?……專業經理人是沒權利說NO的。」思索良久,來自台灣的生產經理艱難地吐出幾個字。
如同策士一生忠於一個君主,大企業經理人把半生歲月貢獻給企業,當公司畫起國際化的鴻圖,也畫進了他們遠離家園的命運。
他們的心情糾纏複雜。
「覺得到大陸有利公司發展,也相信這公司有前景,就願意把自己的career(生涯)和公司結合。」台灣國際標準電子一般會計部經理,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羅君佩踩著冰雪,淡淡地說。
「我們不過是抬轎人,坐轎的是老闆,功勞頂多歸工頭(台灣派去的總經理),」已經到大陸兩年的經理人怨歎:「一將功成萬骨枯!」
當成服兵役
企業到大陸發展,勢不可免,而專業經理人不管走到哪個公司,都不免要面對同樣的問題。「你總要使自己具備大陸的工作歷練。」瀋陽阿爾卡特電訊經理王筱繁,剛接完妻子從台灣打來的電話,心裡還掛著半歲大的兒子,定定神說:「就當成在服兵役吧!」
而他們的生活,也果真單調一如部隊。
不同公司、不同城市,大企業在大陸的經理人機械式的生活,都沒有兩樣。清晨七點多到工廠,五點下班,五點半一定全體準時回到宿舍吃飯。晚上除了加班,就是泡茶、侃大山(瞎掰)、看電視、打橋牌(公司嚴禁打麻將),然後熄燈睡覺。他們喜歡加班,「休假比工作更痛苦。」常被同事戲稱「一個老和尚帶群小和尚」的捷安特中國總經理鄭寶堂搖搖頭說。
他們最常用來形容大陸生活的字眼,是煩悶、枯燥、辛苦和想家。
假日中午,照例到工廠加班的捷安特台灣幹部,零零落落回到宿舍進餐。發現來了台灣朋友,沒有例外地,開口便頻頻抱怨日前關於台商在大陸婚外情的調查,無端讓他們在台灣的妻子終日惶惑。
絕不像外界想像的多姿多采,這群經理人在大陸壓力之大,超越其他台商,許多人鎮日菸不離手。要生產行銷,讓公司上軌道賺錢;要折衝尊俎,搞好與中方和各政府單位的關係;還要謹言慎行,建立公司形象和產品信譽。
大企業派遣幹部到大陸,三令五申禁賭禁婚外情,而這群經理人戰戰兢兢,更超乎公司規定,KTV及色情場所,絕少涉足,部分在大城市裡的幹部,甚至連台商聚會都不敢參加,「成員良莠不齊。」上海一位台商經理說。
幹部們同進同出、互相照顧,也形成互相規範的同儕壓力,「哪有辦法歪哥(指婚外情)?」晚餐後,正在玩接龍的北京統一幹部笑成一團。
牽掛家庭
生活環境的不便,也讓經理人安於機械式生活。許多經理人擔心感染肝炎,即使出差,都盡可能忍著飢餓回宿舍才吃飯。上海統一的五個幹部先前住在飯店,無法承受大陸餐廳多油鹽味精的料理,竟人人高血壓。後來買了宿舍,由生產經理吳惠民掌廚,情況才好轉。
家庭是經理人最大的牽掛。經理人在大陸,一方面要面對種種不可預知的突發狀況,一方面擔心一家老小和妻子心頭的疑慮,「真的快瘋了,」一位主管業務的經理人暗啞著嗓子,敘述正面臨的家庭問題:「隔得太遠、太久了,沒有第三者,但彼此都變得很難溝通……。」
如果說投資風險,是大企業邁向跨國企業必須克服的關卡,期許自己足偽篕琱H的專業經理人,也必定得突破海外派遣的種種適應問題,包括自己的能力和家庭問題。
他們常常羨慕日商可以舉家外派,事實上公司也鼓勵並出資讓幹部家人同來,卻也知道小孩在大陸上學成問題。日前,北京與上海各有一個台商,忍痛讓太太帶著就讀當地小學的孩子,轉學回台灣,因為學校要他們在毛澤東百歲誕辰時,作文追念這個台灣評價全然相反的人物。
遷就不得不兩地相思的現實,他們倒也逐漸發展出另一種生活情趣。還在建廠中的昆山統一,總經理蕭逢時規定假日集體出遊,一行十二個人,開著麵包車(廂形旅行車)到處遊山玩水,也成為「茶壺通」,「免得大家胡思亂想。」蕭逢時有太太同行,特顯神情開朗。上海統一的鄭永哲蒐集奇石,每到假日便帶著高倍放大鏡,往玉石市場報到,他的室友、總經理曾文良笑他:「三更半夜睡不著,還爬起來為石頭打磨、上油。」在鄭永哲的影響下,伙伴們也對玉石頗有研究。
茶壺、古董、字畫,成了經理人的精神寄託。宿舍裡沒有好音響,也有樂友開始可以找到音樂廳,欣古典音樂。
儘管有名山勝水、玉石字畫為伴,但經理人的心情,都是普遍數著慢頭、等待「退伍」。
管理制度的困境
部分經理人認為大陸之行,收穫豐富。「格局變大,判斷也更精準。」原本負責總公司速食麵業務的北京統一總經理張勝洎指出。而原任巨大資材部經理的鄭寶堂,被巨大董事長劉金標稱讚為「簡直像變了個人一樣」,他滿自豪能「證明看來草草(土土)的自己,有主持一個廠的能力。」
問題是,並不是所有的經理人都有這樣的感受。
「我們拚死拚活成就了公司,但自己成就了什麼?」一位經理人情緒低落地表示,儘管到大陸可以多領四、五成的薪水,但此地的經驗都不能適用於台灣的工作。一般大企業對派到大陸的幹部,仍採重罰輕賞,有錯可能被革職或冷凍,但有功卻無助於升遷,讓經理人深感不值。
連被視為「坐轎人」的總經理們,也並沒想像中的意氣風發,「在這裡人人稱你總經理,有司機有配車有秘書,回去什麼都沒有,兩三年不在,別人都升遷了,自己還是坐原來的位子。」一位總經理苦笑。
大企業投入大陸市場,時間仍短,正忙於開疆闢土,還無暇顧及管理制度的完整性,對於派至大陸的經理人,如何公平考核、適切獎懲,一般仍未明訂,讓後續即將外派的幹部心生猶豫。而預料一年半載,當第一批幹部大量返台之後,問題將更形激化。
「總不能只有鞭子,沒有紅蘿蔔吧?」許多經理人都這麼期待著。
這也是企業國際化的另一個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