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美國金融犯罪司法調查 罰錢可能只是開始

兆豐金被罰 反恐反洗錢引發關注

黃維玲
user

黃維玲

2016-08-26

瀏覽數 64,650+

美國金融犯罪司法調查 罰錢可能只是開始
 

兆豐銀行紐約分行,因違反美國《反洗錢防制法》,慘遭美國紐約州金融服務署重罰57億元新台幣。國內政論節目質疑銀行內部的控管問題,以及政商之間是否利用特權洗錢。許多人也不免感慨官股比例高達17.8%的兆豐金,到底有多少罰款要全民買單。

不過罰款可能只是美國整頓金融犯罪的第一步而已。事實上,這個月來,美國陸續有幾個透過罰款達成協議的案例。先是8月8日,巴克萊銀行因被控意圖操控倫敦銀行同業拆款利率(LIBOR),同意支付美國四十四個州,共一億美金的賠償。接著是美國聯邦儲備宣布了高盛銀行洩漏機密監管消息,償付3600萬美金。隨後摩根大通銀行預計也將償付兩億美金罰款,以解決聘僱中國權貴子女涉及賄賂的司法調查。

這些罰款看似驚人,不過比起過去幾個金融犯罪的裁罰案例而言仍只是小數目。因此《經濟學人》雜誌形容,這只是關上水龍頭前,「最後幾滴濺灑出來的水。」

伴隨2008年的金融海嘯,加上為了打擊恐怖組織的非法轉帳、洗錢,金融企業的犯罪調查近年已是美國司法犯罪調查的重點。各種調查往往伴隨民事訴訟,配合各州的司法體系,甚至對金融機構進行個別的訴訟。

據投資銀行KBW的研究統計,美國金融犯罪調查,自2008年以來已達成188件協商,罰款金額達到2190億美元。另外還有278件案件,目前尚未達成協議。有11家銀行企業交付的罰款,超過了它們市值的10%,其中賠償金額最高(達770億美元)的美國銀行,總罰款竟然占了資產淨值比例的50%。

這些高額的賠償金,迫使銀行做法的改變。當然有些只是表面工夫。直接露骨的電子郵件可能成為貪污賄賂的證據,關說遊說與內線暗盤交易,未來手法上會變得更加隱密。

在這一波美國的調查行動中,引起最多關注的部分,是如何針對個別不法行為的究責問題。美國司法部已經擬定了一套新的處理方針。而去年九月,美國司法部副部長葉慈(Sally Yates)在紐約大學演說中就強調,他們的主要目標「並不是要從最大數量的機構,追討回最大量數額的錢」;他們最大的任務,「是要向那些違反美國法律的人追究責任。」

對跨國大銀行來說,過去在世界各地資金的自由流通,是公司極大的資產。不過如今監管措施加強的情況下,在政權貪污腐敗,非法洗錢猖獗的地區,為配合當地環境的所費的「合規成本」,已超過了潛在可能的合法獲利。按照紐約大學教授珍妮佛亞倫的說法,許多銀行「採取另類降低金融犯罪的方法,那就是退出市場。」

從明年開始,紐約州就要開始執行新的以管控風險為基礎的反恐反洗錢規定。所以兆豐金真正應該頭痛的問題,除了鉅額罰款如何面對,更重要的是恐怕是如何整頓內部,承認錯誤,加強遵從法令的認知。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