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大格局思考台海安全

丁守中
user

丁守中

1994-03-15

瀏覽數 16,100+

大格局思考台海安全
 

本文出自 1994 / 4月號雜誌 第094期遠見雜誌

最近出版的一些國防戰略期刊顯示,西方各國都在憂慮亞太地區的軍備競賽,其中對台海的相互敵意尤其擔心,甚至要開始重新抑制兩岸的軍備成長。

在台灣,近年來大批的軍購,不但造成相關國家建設經費的排擠效應,復因未能有效監督,衍生出許多弊案,這些均影響了國人對國防的支持。再加上大肆軍購造成的兩岸軍備競賽,使得兩岸的形勢不但未見緩和,反而相對緊張,亦使得國人重新思考當前國防建軍備載政策。連院長在施政報告中呼籲:「兩岸應把用之於對抗的寶貴資源移用於國計民生」,此一呼籲,反映了政治家的遠見與睿智,值得中共領導人深思正規。

然而,除了連院長的呼籲之外,政府亦需積極調整政策,才能換得中共方面相對的回應。首先在大陸政策上,我們應該鼓吹「以合作代替對抗,創造共集隻贏的主張」。政府除了單方面承認兩岸分裂分治的現賣之外,更應大幅開放兩岸交流,如此才可減少對方的猜忌打壓,

此外,台灣應以大陸沿海各省做為國防的第一道防線;應以共榮互利、台商合作投資的大陸沿海地區做為國防安全緩衝區;更應透過成立各省開發基金,積極與大陸沿海各省建立合作關係,協助其快速走向市場經濟,並加快改革開放的腳步。沿海各省愈富裕,且其富裕愈依賴台灣,不但會反對中共對台動武,更能制衡中共中央對台激進的政策。

國防政策調整方向

除了前述基本策略的改變,為了更有效地發揮我們的國防資源,同時又不刺激中共,我們的國防施政應做以下具寵調整:

一、調整兵力結構,建立一支以海、空軍為主,能阻絕敵人於本島之外的快速打擊部隊,以因應偶發衝突緊急事件,

二、比照美國「政府所有、承包商經營」(GOCO)的立法,將所有兵工生產單位轉為民營,以發揮經營管理績效,並真正落實厚植國防賣力於民間。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三、刪減規畫中擬採購的武器數量,而將所餘預算得用於建設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的必要軟硬體設施,諸如通訊衛星、港口、倉儲及航空站。

舉例來說,我們若把擬購買M60A3坦克的五十億元,轉用於投資二十億購買一顆通訊衛星,委由中共長征火箭代射,不但能使台灣迅速掌握對全大陸有效的衛星電視傳播頻道,更能使台灣立即擁有對中國各城市最價廉便捷的通訊網路,使台灣做為亞太營運中心的本錢倍增,而其影響大陸人心的效果,以及所能帶動的兩岸善意和平氣氛與附加經濟價值,遠非採購老舊而又維修昂貴的M60A3坦克可比。

在這二十一世紀進入倒數計時、而兩岸關係亦消長變化的關鍵時期,國人思考台海安全,尤其要從大格局著眼。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