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屍速列車》:最可怕的,絕對是人性

無懈可擊的殭屍電影、看到會哭的感動極致

魯皓平
user

魯皓平

2016-08-18

瀏覽數 576,500+

《屍速列車》:最可怕的,絕對是人性
 

殭屍題材的電影一直以來就是歷久不衰,透過活屍、末日、驚懼的場面,勾勒出人心最底層的黑暗。無論那樣的生化病毒有沒有可能真的毀滅世界,在各種威脅接踵而至的窒息場面,交織出扣人心弦的震撼。

談到活屍劇情,影集《陰屍路》(The Walking Dead)絕對是最具代表性的篇章,它深深刻劃出人性的卑劣、險惡,以及患難間凝聚的革命情感,在蕩然無存的律法秩序下,重新構築的新世界。

而在經典電影如《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末日之戰》(World War Z)、《我是傳奇》(I Am Legend)、《惡靈古堡》(Resident Evil)當中,各有不同對末日世界觀的描述與詮釋,活屍的強度也差強人意。

不過,這些電影還缺乏的,是人與人間真摯的情誼,一部看了還能讓人崩潰大哭的殭屍片,韓國電影《屍速列車》(Train to Busan)就是這麼有魅力。它創造活屍電影的經典,無懈可擊劇情脈絡下,海外版權已經賣到156個國家。

《屍速列車》:最可怕的,絕對是人性_img_1

《屍速列車》又譯《釜山行》,描述爸爸石宇(孔劉飾)帶著女兒秀安,從首爾搭乘KTX(高鐵)要前往釜山找媽媽的故事。這一行人並不知道,在發車的當下,國內也爆發病毒肆虐事件,在資訊不足、對目的充滿未知的情境下,面對車廂內蔓延的殭屍,該如何才能生存?

全劇故事鮮明、節奏明確,在密閉式的火車中,更讓磅礡卻又壓迫的窒息感肆無忌憚的狂妄,隨著車廂一節節淪陷,生離死別無時無刻殘酷上演,在毫無冷場的脈絡中,觀眾彷彿也搭上了這班死亡列車,前往442公里外的釜山……

《屍速列車》:最可怕的,絕對是人性_img_2

電影一開始,獨一無二的角色個性塑造,就為後續災難性的人性做了完美鋪陳,有人熱心、有人自私、有人樂於助人、有的卻置他人生死於度外,一場全面性的意外,激發了人性黑暗,也引發省思:面對世界末日,我該顧好自己就好?還是盡全力幫助弱勢?

比方說,石宇就是個標準的以自我為中心,他只關心事業、只想著自身的遠大理想,忽視家庭的結果,才導致老婆想要離婚、女兒也不想跟爸爸生活在一起;反觀帶著老婆盛京(鄭有美飾)的尚華(馬東錫飾),他充滿義氣、對老婆呵護至極、骨子裡都是幫助別人的熱血,完全是標準的正義感大叔。

孔劉與馬東石在《屍速列車》的角色性格南轅北轍,唯有護衛愛人的決心絕不退讓,時而激烈衝突、時而攜手合作,精彩的對手戲讓人大呼過癮。這兩大男主角有著迥異的個性,彼此互補、合作,迸發許多精彩火花。

《屍速列車》:最可怕的,絕對是人性_img_3

導演延尚浩在過往是個非常有名的動畫短片、動畫電影導演,擅長以作品批判現實、反應社會的道德悲劇,寓意明顯,頗有諷刺普世金錢價值的意味。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在他設定的人物中,每個角色都有投影人性怒吼,不過,有人會因為他人的渲染,改變內心的缺憾,有人卻因此加深險惡。

在職業上的設定也充滿巧思,像男主角是個只會賺錢的基金經紀人,心中盤算的,就是自我為中心的小人物,後來因為女兒的感化,才徹底昇華。

《屍速列車》:最可怕的,絕對是人性_img_4

那些願意積極幫助人的角色,是學生、是球員、是老奶奶、是孕婦、是小女孩、是流浪漢;而那些只顧自我的人物,是公司大老闆、是列車長、是有一定地位的達官顯要。

在社會上擁有極高地位、踩著他人往上飛黃騰達的金字塔頂端人物,實際上善意卻遠遠不足社會最底層的乞丐,令人不勝唏噓。

不過,在一層層抽絲剝繭、一幕幕驚悚緊湊的逃難過程,我們漸漸從絕望中發現希望,特別是為了愛人不顧一切的膽識,驚悚中卻又充滿感動,悵然熱淚、令人鼻酸。

《屍速列車》:最可怕的,絕對是人性_img_5

更令人驚艷的,是特殊化妝技術、特效呈現,以及活屍演員們的肢體展現,特別是在蜷曲、扭動、覺醒的轉化過程,每一個角度都令人震撼──這是演員們花了6個月集訓、動用超過100位武打特技演員、600顆CG特效鏡頭的呈現結果。

也怪不得電影在韓國上映後IMDb投票分數高達8.0、專業影評網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6%,索尼影業、二十世紀福斯等好萊塢片廠更是磨刀霍霍要搶購翻拍權,足顯《屍速列車》在全球的超高人氣。

《屍速列車》:最可怕的,絕對是人性_img_6

(劇照提供:車庫娛樂)

你可能也喜歡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數位專題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2024、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名單正式出爐,《奧本海默》(Oppenheimer)以13項入圍成了今年最大贏家,《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以11項入圍居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