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熱島效應作祟 台北又破38度!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16-07-18

瀏覽數 49,600+

 熱島效應作祟 台北又破38度!
 

台北氣象站昨又測到卅八點二度,站上史上七月第五高溫。學者分析,台北的高溫跟氣候暖化關係較少,而是熱島效應導致,若是未來不改善,只會越來越熱,不只可能提高用電量,也可能影響人體健康。

台北氣象站六月才出現卅八點七度,打破一百廿年來的六月新高溫,昨天又出現卅八點二度。

中研院院士、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劉紹臣說,台北夏天溫度飆高,主要是受熱島效應影響;他說,台北夜晚溫度也很高,就是熱島效應結果,因為台北盆地多建築物,白天日曬吸熱,晚上散熱,夜晚還是覺得熱。

劉紹臣說,一九六○年代時,一年中高溫超過卅六度的天數,台北只有四、五天,現在一年超過廿天,而且全台以台北增加最明顯;根據氣象局最新統計,今年超過卅六度的天數已廿五天。劉紹臣指出,高溫天數增加除全球暖化有些微影響,熱島效應是最重要原因。

劉紹臣指出,一般認為氣溫超過廿五度就可以開冷氣,但現在台北市晚上溫度超過廿五度的日子,幾乎是一年的三分之一,若都要開冷氣,是非常大的電量。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昨也在臉書指出,台灣四面環海,要熱到卅八度真的不容易,過去很少見,最近頻率明顯升高。氣象局預報員劉宇其解釋,台灣因為四周環海,海風可以調節島內溫度,因此過去高溫比較少見。

劉宇其也表示,台北受限盆地地形,海風調節較少,也是容易高溫的原因。鄭明典指出,根據國外研究,高溫持續累積,也可能影響身體健康,包括中暑、心血管疾病、熱傷害等。

氣象局指出,昨受到太平洋高壓、吹溫暖西南風影響,台北高溫往上飆升。根據氣象局統計,台北歷史上七月高溫,第一名到第三名都是卅八點六度,第四名是卅八點三度。

預計今天開始,太平洋高壓會漸漸減弱,廿日前再飆出破卅八度高溫的機率會減少,但高溫仍在卅五度、卅六度左右,還是非常熱。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熱島效應》小辭典

都市熱島效應(Urban Heat Island Effect)常簡稱為熱島效應,指都市如一座發熱的島嶼,氣溫比周遭地區高的現象。密集的建築物、大量採用蓄熱量高的建材、綠地稀少,都是導致熱島效應的原因,可能導致供電壓力、日夜溫差縮小,還會增強熱對流,使都市強降雨機率提高。

(本文轉載自2016.7.18「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