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終結混亂與汙染?越南河內決定禁行機車

機車禁行與否再次浮上檯面

魯皓平
user

魯皓平

2016-07-04

瀏覽數 133,800+

終結混亂與汙染?越南河內決定禁行機車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3年前,台中市擬訂《台中市發展低碳城市自治條例》,條例內容也在議會三讀通過,內容明訂「110年1月1日起,公告指定區域內,禁止行駛燃油機車」,目的是為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改變市容,營造一個綠色、永續、無汙染的環境。

當時消息一出,引起不少全台民眾的激動撻伐,認為是罔顧機車族的權益;而不禁汽車反禁機車的規定,有違環保之初衷,特別是機車文化早已深耕人們生活,機動又方便之特性,是上班族通勤、婆婆媽媽買菜、代步的便宜選擇。

在亞洲國家,特別是東南亞,機車往往是帶給外國觀光客最深刻且強烈的印象,密密麻麻的機車滿布道路、穿梭於車陣間,雖然可能較為紊亂,但無不是當地最大的特色與文化,觀察一個地區的摩托車,有時還能發現一些溫暖的人情味。

與台灣鄰近的越南(Vietnam),近年開始因為東協未來趨勢而崛起,首都河內(Hanoi)林立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的水泥叢林,象徵著經濟起飛與擴張,中產階級抬頭,民眾購車意願愈來愈高,混亂、嚴重的塞車現象,已成了河內上下班時最「基本」的現象。

終結混亂與汙染?越南河內決定禁行機車_img_1

《路透社》報導,越南人口約有9000萬,摩托車數量更有高達4500萬輛,許多家庭一戶配有兩輛機車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也由於機車眾多,交通品質連帶也受到影響,越南政府現在已經著手規劃,預計2025年河內全市禁行機車。

若以目前機車購車速度來看,未來兩年內,光是河內可能就有700萬輛登記之摩托車,這數量跟市內人口是1:1的程度,加上開車的人更多,機車、汽車、公車爭道情形會益發嚴重,烏煙瘴氣之塵霾對空氣更是汙染,因此越南政府決定大刀闊斧,以河內為示範都市,未來也許會擴展到南方大城胡志明市(Ho Chi Minh City)。

不過,計劃一出,當然引起廣大民怨。如果你曾經去過越南,一定會對他們依賴摩托車之程度大感驚豔──一家四口擠一台摩托車並不奇怪,還有用機車來載運牲畜、瓦斯、米袋、生活家電、煤炭等,可說是越南的經濟,建立在這一台台雙輪車上。

終結混亂與汙染?越南河內決定禁行機車_img_2

要如何能讓已經接受機車成生活一部份的越南人,突然習慣剝離難堪絕非易事,大部份居民認為,如果真的禁行機車,「沒錢買車、公車那麼少、班次不多、路線狹隘,未來經濟活動該怎麼辦?」「生意一定會大受影響,對上班族、學生都是麻煩。」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不過贊成這項措施與政策的支持者認為,少了機車會讓交通更順暢,也不會再有不守規矩、不戴安全帽的騎士,「也許最具越南代表性的人力車,會因此更為發達。」

自從2000年開始,越南的家庭收入已經成長了4倍,2015年,汽車銷售大增55%,證明經濟成長與年收入提高,讓愈來愈多家庭有能力負擔汽車開銷。根據統計,越南還是東南亞汽車銷售成長最快的國家。

為了因應這項未來政策的發展,政府開始大力興建大眾運輸,包含高架鐵路、捷運系統,甚至強化市內紅河的水上交通發展,但人民還是普遍不買帳,打算屆時還是騎著摩托車照樣出門。

終結混亂與汙染?越南河內決定禁行機車_img_3

如果把鏡頭拉往600公里外的緬甸仰光(Yangon, Myanmar),河內與仰光幾乎有著相同的發展背景與條件,也正面臨經濟起飛與崛起的關鍵,但唯一的不同是,你在仰光看不到趴趴走的機車,雖然塞車情形一樣嚴重,但紊亂的狀況確實是有所好轉。

原來,機車是緬甸政府數年前發佈的政令,主因是用路人不遵守交通規則,經常導致交通壅塞,機車搶案更是層出不窮,這迫使政府決議直接將機車禁行。雖然因為配套措施不完善,大眾運輸也不發達,但少了機車的仰光,明顯沒有了噪音,街頭也更明亮、寬敞。

台中未來勢必在機車禁行與否的話題上鬧得沸沸揚揚,如何能在正式實施前研擬完善配套措施,考驗著有關當局的智慧與決策。

終結混亂與汙染?越南河內決定禁行機車_img_4

(部份圖片來源:leworldaroundhanskempnappertime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