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司董事長黃重球
適逢成立70週年,台灣電力公司特別舉辦「Power2050迎向電力大未來」國際高峰論壇,以當前電業所面臨的經營挑戰與環境趨勢,邀請來自美、日、韓、沙烏地阿拉伯等國與台灣的頂尖能源及電力專家、產業巨擘們共同探討,以更長遠眼光來觀察擘劃未來的電業前景,並為電業的永續發展提供更前瞻的建言和思維。
多元展望掌握關鍵趨勢
電力或能源的發展,是個多元性的議題,必須要從各種角度來思考。來自日本能源經濟研究院的首席經濟學家小山堅,就以全球能源的變化來分析,在經濟成長與市場變化的帶動下,全球能源的重心將轉向亞洲,但能源安全與供應仍是能源發展的核心,也會受到技術、油價等關鍵因素的影響;而各國對於氣候變遷政策的變化及調整,對未來全球能源更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以去(2015)年在聯合國氣候峰會中,為了因應氣候變遷、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所提出的巴黎協議(Paris Agreement),就改變許多國家的能源政策。日本中國電力株式會社會長苅田知英提到,2014年4月日本提出策略能源計畫(Strategic Energy Plan),就是要以安全(Safety)為前提,並達到能源安全(Energy Security)、經濟效益(Economic Efficiency)與環境(Environment)等「3E」目標;而對能源業者來說,就要能夠運用不同能源的特性,並找出最適當的能源組合,並藉以實現低碳社會。
美國電力研究院資深副總經理Arshad Mansoor也認為,在潔淨能源趨勢下,必須要整合多元能源的生產與使用,以及各種相關資源;他並指出電氣化關鍵創新科技的發展、地區電網的建置以及電力網、運輸網和燃氣網等整合趨勢,導入創新的科技應用與人才,加上正確的政策和市場策略,才能有效實現未來潔淨能源願景。韓國電力公司國內業務執行副總經理Si-Ho Kim則以實務經驗表示,在環保議題、產業規則等變動下,像韓國電力公司就運用先進的資訊技術與管理方式來提高營運效益,並強化智慧電網、電動車等相關基礎設施,甚至更加重視企業社會責任,透過創新來提升競爭力。
而不論是能源的產業或業者,都更需要創新科技的協助。IBM全球能源與公用事業首席架構師冼建平就強調新興科技將能為電力及能源的發展,提供更有效益的營運模式與破壞式創新;例如透過物聯網的感知與資料運算等智慧化技術,將更能掌握能源的使用狀況並即時反應,並可提升能源的運作及服務。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駐印度總監Joe Phelan更進一步指出,減碳為能源業者帶來改善機會,但除了提升能源效率、開發新能源外,包括交通、建築、農業等方面,也都要有更完整的因應對策,並需要財務融資等支持,另外他更指出水資源缺乏的挑戰,更需提早因應,才能真正實現永續環境。
右起波士頓顧問公司大中華地區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徐瑞廷、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林建甫、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總經理黃正忠、日本能源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小山堅、美國電力研究院資深副總經理Arshad Mansoor、IBM全球能源與公用事業首席架構師冼建平、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駐印度總監Joe Phela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