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尾聲,淚水浸濕了眼眶,隔壁座位的觀眾也忍不住低聲啜泣。電影院內所有人的情緒,都被巨型投影幕上的人、事、物所牽引......
這是《新天堂樂園》(Nuovo Cinema Paradiso)的試映會。25年前,這部電影在台灣首次上映,傳統膠捲底片捲動著劇情,就像故事中、坐在天堂樂園戲院裡的觀眾,大家看著大銀幕,隨著銀幕中演員的情緒起伏一起笑、一起哭。
25年後,這部經典再次在台上映,膠捲底片變成了數位修復版。形式雖然變了,但帶給人們的感動依舊不變。
亦父亦友的情誼
《新天堂樂園》是今年60歲的義大利名導吉賽佩托納托(Giuseppe Tornatore)在1988年的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之作。不但在1989年榮獲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1990年也一舉奪下奧斯卡及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橫掃歐美各大獎項。在坎城上映時,觀眾起立鼓掌更達十分鐘之久。
劇情中包含了親情、友情、愛情等感人成分,還巧妙的融入了喜劇元素。加以後現代主義的敘事風格,沒有誇張的表現,而是藉由平凡的人、事、物,勾勒出過去的美好,和對未來的省思,讓這部電影更能深入人心,成為雋永的作品。
故事背景設定在二戰後的西西里島,一個因為戰爭失去父親、對電影充滿夢想的小男孩沙瓦托(小名多多),與小鎮唯一的電影放映師艾費多,發展出亦父亦友的情誼。
孩提時代的多多,家境雖然貧困,但總喜歡到電影院看電影,也經常到放映室看艾費多操作機器。就算艾費多與多多母親一直告誡,但仍阻止不了他想成為電影放映師的夢想。在多多的堅持下,終於獲得艾費多和母親的同意,也在艾費多的指導下,他成為了鎮上最好的放映師。
從兩人的互動中,可以看到艾費多對多多的疼愛。他在多多身上看到對電影的熱愛,也看到了他自己的影子。他把多多當成兒子一樣看待,悉心指導;但也擔心多多就此滿足於留在這個小鎮,斷送了大好前程。
在多多接手新天堂戲院的放映工作時,曾提出要休學專心做放映師,但立刻被艾費多阻止,只因艾費多知道失學的痛苦;而他知道以多多的才華,遲早都要離開這座小鎮,出去闖一闖。
這就是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情;艾費多希望多多能做出一番事業,也不希望他步上自己的後塵。
另外,多多與女友艾蓮娜刻骨銘心的愛戀,也是鋪陳出故事氛圍轉折的重要一環,替尾韻增添了無限惆悵。其中一幕大雨中的激吻,更被譽為影史最經典的接吻片段之一。
回憶電影黃金時代
在電影中,也可以看到早期電影院的黃金時代。
1950年代前後,電視尚未發明,也沒有網際網路、線上影音。電影院就變成了小鎮中重要的聚會場所。一有好電影上映,大家就聚集在一起欣賞,就算不看電影,也會藉機交流彼此情誼,成為承載居民共同回憶的重要場合。
「這是為所有居民所重建的!」戲院被火焚燬後,出錢重建戲院的奇奇歐講出這簡短的一句話,卻隱含著戲院在小鎮居民心中的重要價值。同時,這也是艾費多為何一生願意待在一個悶熱、狹小的小房間內,不停的放著電影。
「看到大家隨著電影劇情歡笑,好像是我讓大家忘記了煩惱,」艾費多說。
這段劇情也讓人想起了同時期,在台灣鄉下也常見的露天電影院。大人們看著電影,孩子們就在一旁嬉戲,享受涼爽的夏夜;那是一段單純而美好的歲月。
不過,隨著時代的演變,電影拷貝變得容易,電影院變得愈來愈多,大型連鎖影城也隨之崛起。電視的出現,網路的出現,終究慢慢改變了傳統電影院的角色,甚至讓原有彼此連結的社會意義消失。電影院成為了一個純粹的娛樂場合,我們坐在電影院內,只為了看完一段故事,與在同一空間的觀眾,不會再有像過去如此密切的交集。
這樣的演變,也決定了新天堂戲院最後的結局。
如果你看過這部電影、喜歡這部電影,4月8日,25週年紀念的數位修復版將在全台上映;可以把握機會,再進一次戲院,重新感受那深藏心底的悸動。如果你沒看過這部電影,那就別再錯過這部被列為影史最佳電影之一的經典佳作。
好電影、好故事的核心價值,不會隨著時間消逝,而是被時間賦予更多的意義。
《新天堂樂園》官方電影預告片
《新天堂樂園》片中,一段向經典致敬的「吻戲集錦」
(本文照片、影片來源:甲上娛樂、IMDB、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