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奉君山
「很多弱勢婦女長年面對暴力和隔絕,往往已經失去自信」,長期陪伴受暴婦女的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說,除了第一步的救援,後續的安置更需要社會協助。輔導過上千位弱勢婦女的經驗,讓紀惠容感嘆,除了面對離婚訴訟和暴力威脅,「動不動要跑法院,而且還要照顧小孩」,多數朝九晚五、工時固定的工作機會,讓她們的求職之路備嘗艱辛。
對她們來說,更需要的是彈性的工作模式。
紀惠容回憶起多年前在紐約第一次搭乘UBER的經驗。原本只是朋友推薦車資便宜,沒想到那次搭乘,正好遇到了位女駕駛。閒聊之中,紀惠容才知道這位駕駛本身是個單親媽媽,正因為要兼顧孩子,於是加入工作彈性的UBER平台,開始駕駛生涯。這樣的際遇,讓紀惠容想起勵馨基金會協助的弱勢婦女。
新崛起的分享經濟就業市場,回應了弱勢婦女的困境和潛力
長年關切女性在家庭、工作場域的處境、陪伴弱勢婦女度過難關,紀惠容非常了解女性在社會中真實的處境和難處。像這位UBER駕駛一樣,照顧孩子和討生活兩頭燒的狀況,在勵馨服務的女性朋友中比比皆是。不管是經濟弱勢或是受暴婦女,他們往往需要一個人照顧孩子,有些人還要面對離婚訴訟等壓力,使得她們的時間安排非常零碎。對於朝九晚五、工時固定的工作而言,這些女性朋友彷彿「配合度很差」。
但這種「配合度差」,絕不代表她們無心、無力對社會做出貢獻。過去幾年來,勵馨已經輔導、陪伴了上千位弱勢婦女,從接受政府補助的弱勢角色,一步步蛻變成長,重新進入社會上的工作崗位,用自己的專長和勞力為他人做出貢獻。
紀惠容形容:「每一位弱勢婦女能夠和社會重新接軌,都是由負轉正,為社會創造出雙倍的價值」。問題是怎麼樣創造機會、克服困難,把這些寶貴的才華和人力挖掘出來,成為社會的正面資產。
談起弱勢婦女的改變,紀惠容百感交集,特別是受暴婦女,她們經過長年的暴力和隔絕,往往已經失去自信,過去的人脈網絡也都失聯,處境非常艱難。甚至還要面對離婚訴訟和暴力威脅,動盪的家庭生活,讓她們的求職之路備嘗艱辛。
但是長期的陪伴和支持,一點一滴重新建立起她們的自信心和社交生活。紀惠容回憶起一位女性朋友,剛接觸勵馨時,連跟人眼神交流、好好講話都有困難。但是她在勵馨結識相似處境的朋友,有了大家的鼓勵,她重新拾起畫筆,將自己的美術天分應用在商品設計上。如今她已經成了新東家的台柱,用自己的才華和努力創造出更多價值。
「光是阻止家暴、協助安置是不夠的。如果沒辦法在經濟上獨立,這些婦女們往往又會被捲回原本的家庭和社會位置當中。」紀惠容看見個案救援的不足,率領著勵馨基金會,陪伴弱勢婦女開展生命中新的篇章。
分享經濟的趨勢興起,類似UBER等運用網路平台媒介資訊,創造出彈性和開放工作機會的可能性,吸引了紀惠容的注意。
不只是搭車與接駁,Uber能為弱勢婦女做的可以更多
場景回到去年11月,由勵馨基金會主辦的V-men反暴力路跑活動當天,桃園市內有一台台小客車來回穿梭,接駁參加者到起點集合,紓解活動的接駁壓力。超乎過去想像的是:開車的人不是參加者的親友,而是UBER用一趟300元的乘客補助,組織了一群司機,為大會提供機動性的接駁服務。
UBER和勵馨,一個是科技創新的營利企業,一個是關懷婦女的非營利組織,因為這樣的契機開始合作。但紀惠容對於分享經濟有更多期待,路跑活動畢竟是一次性的補貼贊助,她更希望能針對女性就業的部分,和UBER這類以利用閒置工作時間媒介工作機會的業者,發展更深入的合作機會。
例如,如何協助弱勢婦女取得駕照,並且在道路上累積經驗?如何克服「沒有車」的困境,讓她們有機會對他人的生活做出貢獻,有尊嚴地賺取生活所需?這一層層關卡,紀惠容期許企業和公部門能投入更多資源,和勵馨一起陪伴女性朋友,關關難過關關過,創造出「由負轉正」的雙倍價值。
過去勵馨沒有輔助女性投入駕駛工作,可是看到UBER打造的網路平台,開創出透明安全、手續簡便的駕駛工作環境。紀惠容看到機會,可以讓更多女性朋友安心地投入這個行業,開拓新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UBER打造對女性友善的乘車和駕駛環境,也注意到這個平台對女性朋友的吸引力。所以不只在台灣和勵馨基金會這樣關懷女性議題的組織合作,在世界各地關切女性處境的活動中,都常常看到 UBER 的身影。
網路的彈性和開放,開啟弱勢就業的新可能
而事實上,許多女性朋友已經意識到網路平台的優勢,在上頭開展自己的新人生。比方單親媽媽晴斐,在臥病老母和年幼孩子之間奔波,時間非常零碎,沒辦法配合一般的工作時間來安排作息。反而是透過 UBER 的平台,在忙碌的家庭生活夾縫中,找到賺取收入的工作方式。已經退休的林佳玲女士和陳美娥阿嬤,也在UBER的平台上,找到自己為社會貢獻的方式,成為快樂的不老族。
原本她們對於擔任駕駛,讓陌生人搭自己的車子也有所疑慮。但是在實際使用UBER平台之後,才發現免除現金交易、全程GPS定位、支援線上行程分享的UBER系統,不只讓乘客搭得安心,同時也保障了司機的安全。在網路平台上,乘客和駕駛雙方都能獲得透明的資訊,同時也嚇阻了有心人的惡意濫用。讓女性朋友在乘車或者駕駛時,都能多了幾分安心。
更令她們意想不到的是,擔任駕駛的生活方式,讓她們有機會認識形形色色的人,拓展自己的視野和生活圈。UBER駕駛之間,也會透過資訊分享或者排班共用車輛的方式,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租車開銷。看似孤單苦悶的駕駛生涯,原來可以給自己帶來那麼多學習和社交的機會,這是她們始料未及的驚喜。
網路時代為個人帶來空前的機遇。國外有許多居家清掃、快遞、載客服務的線上媒合平台,透過無遠弗屆的數位之網,將許多潛藏在社會角落的才能和能量,與需要服務的人接上線。創造出人們可以發揮所長、維持生活的工作機會。
回頭想想勵馨基金會陪伴的那些女性朋友,她們需要的正是彈性的工作模式,來讓她們在工作當中,逐步累積自信、重新建立和社會的連結。網路時代所帶來的資訊創新,卻在不經意間,為女性朋友開拓出更具彈性的就業空間。這樣令人期待的可能性,大概也是網際網路發展之初,人們始料未及的驚喜。
延伸閱讀:
Couchsurfing:你多相信人性?你敢不敢讓陌生人睡你家沙發?
(本文由《報橘》授權刊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專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