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清晨發生的台南市強震,雖然傷亡的人數不斷更新,卻也陸續傳出有人獲救的好消息。根據衛福部緊急醫療救護系統到7日上午10時統計,送醫救治者共有503人。
為這些生還者感到高興的,除了他們的家人,最興奮的莫過於辛苦的救災人員和醫護人員。醫勞盟就在臉書上寫著:「此時此刻,不分彼此,我們都是台南人!」,幫醫界和民眾打氣。
當地震發生,成大醫院和台南各大醫院啟動緊急機制,加派醫護人力急救。原本應該在春節假期休診的台南市內科、兒科、耳鼻喉科、家醫科診所,也有部分在2月7日開門看診,紓散就醫人潮,醫界再次發揮團結精神。
台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黃仁享7日傍晚表示,當地的醫師會全力救災,醫院、診所春節加班治療病患、減輕大醫院負擔
、地區醫院及診所減收掛號費、災民免費治療,他提醒民眾看診前,可上健保署網站查詢看診時段。
位於台南市永康區的成大醫院,除了在院內啟動緊急大量傷患機制外,還在永大路維冠大樓搜救現場設立急救站,在低溫寒風之下,醫護人員進駐,擔任救護第一線,為第一時間搶救的災民進行緊急醫療。
在救援關鍵黃金期,台南醫院和新化分院也啟動大量傷患緊急召回機制,外科、骨科等125名醫護人員主動返院支援,以馬拉松式替傷患開刀。衛福部表示,至於後續的心理創傷、收容安置、傷亡救助、職能復健等服務,26家部立醫院也將投入救援。
成大醫院心臟外科醫師Howard Wen,在臉書上寫著自己參與搶救的過程:6日白天,一名被挖出來的32 歲男性,右下肢壓在廢墟裏面太久,肌肉開始壞死,引發橫紋肌溶解症,到7日傍晚,還沒有完全脫離險境,截肢跟筋膜切開的肌肉組織大量滲血,補都補不起來,難以止血,一旦輸血的速度不夠快,血壓就會下降,即使有葉克膜當後盾,仍然在跟死神拔河,險象環生。
Howard Wen和同事努力到底,盡全力搶救。他們發現這位傷者用意志力撐著,一路從廢墟來到醫師眼前,不論如何,他們不會放棄他。Howard Wen說,We are a team. and we don't stop.(醫護人員發揮團隊的精神,不會止息。)
不只是南部醫師,中部醫護人員也南下搶救。彰基外科專科護理師蘇柏熙在6日急診工作結束後,直奔台南災難現場,協助救災,他也在臉書貼上參與急救的照片。
而在北部的醫師,也十分關心災難急救。「大台北醫療聯誼社」的165名醫師在LINE群組討論,醫療體系該如何應變災難。
有醫師建議,災難醫療應變體系目前仍以醫院為主,應該把基層醫療納入,防災演練時,衛生局應該找醫師公會一起參與演練,一旦災難發生,診所醫師可了解整體運作。
衛福部也說,日本醫療團隊在7日下午抵台,到台南災區現場了解,協助進行緊急救護,希望在黃金時間搶救更多傷者。
(照片提供/衛福部)